#夏日生活打卡季#今日,咱們正式邁進 2025 年 7 月 20 日,一頭扎進了一年裏最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民間那句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可太貼切了,每到這時候,大家就真切感受到啥叫酷熱的威力。

三伏天期間,咱們人體的陽氣都浮到體表了,氣血運行也有它獨特的一套規律。這時候,要是飲食起居不注意,身體很容易就出毛病。老一輩口口相傳的 “1 不洗,2 不做,喫 3 樣”,別看就簡單幾句話,裏頭藏着的養生智慧可深着呢,這並不是迷信!
1不洗:大汗後別碰冷水澡
三伏天裏,氣溫居高不下,人稍微動彈一下,汗水就跟不要錢似的直往外冒。這時候,好多人就想圖個一時痛快,大汗淋漓後馬上衝進浴室,用冷水衝個澡。可您知道嗎,這麼做對身體的危害那可大了去了。

當人大量出汗時,皮膚表面的毛孔爲了散熱,都張得老大了。要是這時候突然用冷水一衝,毛孔就像被驚嚇到的小動物,“嗖” 地一下迅速收縮。原本正順着毛孔往外排的熱量,一下子被堵在身體裏,出不去了。這就好比給通暢的排水管道突然塞了個大塞子,熱氣在體內越積越多,人馬上就會覺得渾身燥熱,腦袋發暈,嚴重的話,甚至可能直接中暑。

正確的做法是,先用乾毛巾把汗水擦乾,讓身體緩一緩,等汗落得差不多了,再用溫水洗澡。溫水的溫度跟人體體溫差不多,大概在 37℃-40℃之間,用它洗澡,既能把皮膚洗乾淨,又能讓毛孔適度收縮,身體感覺舒舒服服的,還不會傷着身體。
2不做
烈日下別長時間勞作或運動
三伏天的中午,太陽就像個大火球,火力全開,室外簡直就像個大蒸籠。上午 10 點到下午 3 點這段時間,陽光那叫一個毒,紫外線輻射也達到了一天當中的頂峯。要是在這個時間段,長時間在烈日下幹活或者運動,高溫環境會讓身體大量出汗,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得特別快。

身體一旦缺水,循環也受影響,人就會覺得頭暈、渾身沒力氣、心慌慌的。而且,強烈的紫外線直接照在皮膚上,容易曬傷。最好選擇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出去活動,這時候氣溫低一些,陽光也沒那麼毒,更適合鍛鍊身體。睡前也別劇烈運動,也別情緒激動
3要喫
餃子:頭伏的傳統美味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句俗語在北方地區那是家喻戶曉。頭伏喫餃子,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歷史悠久着呢。從寓意上來說,餃子長得圓滾滾、胖乎乎的,特別像元寶,在大家心裏,它象徵着福氣滿滿、財源廣進。
推薦食譜【西蘭花蝦肉餃子】


雞肉:營養滋補的好選擇
老話說 “起伏喫只雞,一年好身體”,在入伏這個特殊時候,喫雞肉確實是個明智之選。三伏天,人體新陳代謝特別快,能量消耗大,得及時補充營養。雞肉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像維生素 B 族)和礦物質(比如鐵、鋅等),而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推薦食譜【家庭黃燜雞】

1、首先我們需要調一個黃燜雞的靈魂料汁,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蠔油+1勺黃豆醬+半勺白胡椒粉。
2、焯水去腥 冷水下雞塊!加2片姜+1勺料酒 煮沸撇浮沫後撈出(用熱水沖洗肉質更嫩)。
3、炒糖色,熱鍋涼油放冰糖,小火慢熬至焦糖色 快速倒入雞塊翻炒上色(動作要快防糊鍋)。

4、燜煮收汁 加薑片、幹辣椒爆香、倒醬汁炒勻、放土豆香菇 加熱水沒過食材!蓋蓋中火燜15分鐘。
5、最後加青紅椒再燜2分鐘就可以出鍋
瓜類蔬菜:清熱解暑的必備好物
“春喫芽,夏喫瓜”,夏天是各種瓜類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也是它們發揮清熱解暑功效的最佳時機。常見的冬瓜、絲瓜、黃瓜、南瓜、苦瓜等瓜類蔬菜,價格實惠不說,營養價值還特別高。它們大多水分含量高,能幫人體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推薦食譜【絲瓜豆腐大蝦湯】


今日入伏,大家一定要記住 “1 不洗,2 不做,喫 3 樣” 這些老祖宗留下的養生智慧,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合理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同時,也別忘了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讓大家一起在享受夏日時光的同時,把身體照顧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度過這個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