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三大外賣平臺被約談,鉅額補貼或被叫停!現在,全世界最激烈的戰場,不在烏東,也不在中東,而在中國。三大平臺,外賣大戰,直接席捲10億人以上!其中,美團一馬當先,單日訂單量突破1.5個億,開創人類歷史新高。淘寶閃購緊隨其後,也幹到了單日8000萬單。京東作爲新入局者,則坐穩2000萬單。爲了爭奪用戶,三大平臺瘋狂撒幣,甚至出現了外賣零元購!

很多網友直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雞蛋要領,再這麼打下去,冰箱裏的奶茶,就真的塞不下了。就在外賣大戰進入白熱化之時,監管部門果斷出手了,約談三大平臺,要求反內卷。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我這剛喝上免費的奶茶,剛喫上零元外賣,就不讓喫了?這不瞎管閒事嗎?爲什麼要在外賣領域,反內卷呢?
其實,約談三大外賣平臺,並不反對他們發補貼。反對的是什麼?是向商家轉移成本。你說阿里、京東、美團三大平臺,願意掏錢補貼用戶,這是良性的市場競爭。因爲在這種競爭模式下,三大平臺不但要給消費者讓利,還得提高騎手待遇,商家也能跟着獲利。但實際情況呢?這裏面夾雜着大量“借雞生蛋”的無序競爭。比如,超時直接扣罰騎手工資,補貼也不全是平臺出錢,而是很大一部分被轉嫁到了商戶的頭上。商家也被迫捲入這場補貼大戰了。你不參加,你就沒有訂單了。你參加補貼,你就沒錢掙。
我們不反對平臺競爭,但反對的是什麼?是把千千萬萬的商家也捲入其中。一旦商家捲入其中,它帶來的是什麼?是低價、低質,反而更容易引發大量的食品安全問題。對平臺內捲來講,這也是不可持續的。高盛預測,未來12個月裏,淘寶預虧410億,京東預虧260億,美團稅前利潤也將被打掉250億,三家合計,將直接燒掉920個億!基本上,逼近1000個億,光請全國人民喝奶茶,喫外賣,就燒光了。

你說,口腹之慾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除了口腹之慾呢?這背後還隱藏着一個更深層次的難題。都2025年了,爲什麼中國頂尖的互聯網公司,還在打外賣大戰?英偉達市值都衝上4萬億美元了,爲什麼中國還沒有誕生全球頂尖的硬核科技公司?如果這些互聯網巨頭,都在爭奪存量市場,誰去開拓無人區,搞底層技術創新?中國不缺外賣公司。15年前,外賣平臺就已經爆發過“千團大戰”了。當時,燒死上千家外賣公司,最後只有美團、餓了麼兩分天下。就連實力雄厚的百度外賣,都被燒死了。
如今,重回15年前,外賣進入“三國殺”,又能帶來怎樣的價值創造呢?燒完這筆錢後,能改變外賣格局嗎?答案是並不能。它只是在進行存量內卷,並沒有創造出新的增量。要跳出這種存量內卷,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殺入海外。比如,美團入駐巴西。要麼,把錢投入底層技術創新,在硬核技術領域,孕育出下一個英偉達!

中國不缺外賣平臺,缺的是下一個英偉達,下一個華爲。爲什麼要反內卷?就是爲了引導更多資本,去開創增量市場,而不是在存量市場裏面,內捲到精疲力竭。這是對資本的浪費,也是對人才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