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兩條重大新聞。一條是國務院正式組建央企“中國雅江集團” ,一條是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西藏林芝市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並宣佈工程正式開工。

雅魯藏布江下游(主要指中國西藏東南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及以下河段)水利工程,以墨脫水電站爲核心。前期配套工作,包括企業組建、覈准程序、供應鏈準備,已在2025年上半年全部就緒。工程開工,意味着這項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電工程開建了!
爲什麼說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呢?咱們可以根據數據來算算: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佔全國水電發電量的近10%。據國家審計署公告數據,三峽工程總投資額爲2072億元。
而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將超越三峽成爲人類史上最大的基建工程!新華社消息宣佈總投資約1.2萬億元。超三峽的六倍。權威人士預測其裝機規模約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

我國水能資源蘊藏量在6.76億千瓦以上,爲世界之最;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2億多千瓦左右,佔全國的30%,居各省區市之首。西藏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佈在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干流。其中,雅魯藏布江流域幹流水能資源最豐富,理論蘊藏量近8000萬千瓦,其下游的大拐彎地區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線距離內,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彙集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相當於3個多三峽電站(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啓動,裝機容量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年減排3億噸二氧化碳,推動我國能源革命與碳中和目標。這一超級工程不僅將改變西藏經濟面貌,更以基建外交重塑南亞地緣格局,展現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戰略智慧。

作爲國家戰略級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具有多個層面上的重大意義:不僅標誌着中國能源革命的重大突破,更向國際社會釋放了地緣政治的深刻信號。其核心意義涵蓋能源轉型、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及國家安全多個維度。

意義之一:能源安全保障強化。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賴程度相當高,2023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爲71.4%,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爲40.4%;2024年石油依存度67.4%,天然氣38.9%,雖然有所降低,但能源安全問題仍然十分嚴峻。雅魯藏布江水電的自主可控性,將有效對沖國際能源市場的波動風險,規避國際能源市場風險,提升國家能源自主性與穩定性 。
意義之二:清潔能源供給核心作用。規劃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000億度(相當於三峽水電站三倍)。我們國家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目前發電量還是以煤炭爲主,對環境污染大。如果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建成,3000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足有一個省的用電量),可節約9000萬噸標準煤(相當於75個年產120萬噸大型煤礦一年的產煤量),將每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億噸,可促進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每年可減少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同時聯動風能、太陽能開發,形成水風光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重塑國家能源結構 。
意義之三:強力拉動西藏經濟。作爲“富民興藏”的民心工程,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將徹底改變西藏的經濟面貌。工程直接帶動工程建造、物流運輸、商貿服務等產業鏈發展,預計新增就業崗位數百萬個。建成後,西藏年財政收入將新增200億元以上,同時配套的交通網絡(如川藏鐵路、派墨公路)將強化西藏與內地的聯通,助力脫貧與城鎮化進程,併爲礦產開發(如銅、鉻)及"東數西算"等新興產業提供廉價電力支撐 。

意義之四:地緣戰略安全增強。更爲深遠的是,工程選址西藏墨脫縣——我國最後通公路的邊境縣,距中印爭議邊界20公里。配套軍民兩用基礎設施,可強化中國在藏南地區的實際控制與軍事威懾力,遏制非法領土主張。與喜馬拉雅山脈鐵路網(規劃5000公里)協同建設,形成“能源-交通-邊防”三位一體體系,藏南地區的實際控制力將大幅提升,這對維護國土安全具有戰略意義。我國此舉以實質性工程鞏固中國對中印邊境的實際控制能力。
墨脫縣——我國最後通公路的邊境縣,距中印爭議邊界20公里。
今天,還看到國務院國資委2025年第1號公告,關於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告。雅江集團排在第22位,排在三峽集團之後,國家能源集團之前。成立雅江集團是爲了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黨的治藏方略,保障雅下水電工程順利建設運營。這家央企的意義對安全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近些年新組建的央企,如國家管網集團、中國稀土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明顯是“增強核心功能”的體現。

三峽工程強化了長江經濟帶的控制力,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也將成爲我國在南亞地緣棋盤上的關鍵落子。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宣告了我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力,同時以“基建外交”重塑南亞權力格局。當美國在氣候議題上搖擺、印度在水資源爭端中施壓時,我國正以萬億級投資書寫新的國際規則。

今天,還看到國務院國資委2025年第1號公告,關於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告。雅江集團排在第22位,排在三峽集團之後,國家能源集團之前。成立雅江集團是爲了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黨的治藏方略,保障雅下水電工程順利建設運營。這家央企的意義對安全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近些年新組建的央企,如國家管網集團、中國稀土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明顯是“增強核心功能”的體現。

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後被稱爲湄公河,幹流全長約4880公里,是亞洲唯一的連接六國的國際河流。
我們注意到,雅魯藏布江下游水利工程的核心困難在於極端自然條件與高技術門檻的疊加,以及國際爭議與生態保護的多重約束。其開發需結合地質勘察、工程技術創新、生態保護方案及國際協商等多維度突破,是對綜合國力與工程科技的重大考驗。雅下水利工程的困難本質上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邊界與全球治理體系滯後性的集中體現。其突破路徑需在三個層面同步創新。這就是在技術層面,通過數字孿生、氫能儲能等顛覆性技術降低工程風險;在制度層面:建立跨境水資源治理的“雅魯藏布江模式”,推動從對抗到規則共建;在倫理層面:重新定義發展權,將生態保護納入全球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歷史的經驗表明,大國崛起往往伴隨對關鍵資源的掌控。雅魯藏布江的奔騰之水,或將沖刷出21世紀全球治理的新版圖。這一工程的最終價值,不僅在於發電量或地緣影響力,更在於能否爲人類在極端環境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範式。

李強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
並宣佈工程開工
新華社西藏林芝7月19日電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並宣佈工程正式開工。

當日9時許,開工儀式在林芝市米林水電站壩址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項目業主中國雅江集團、項目參研參試參建單位代表中國電建、西藏自治區主要負責同志先後發言。
李強宣佈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工程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吳政隆主持開工儀式。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中央企業負責同志,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項目參研參試參建單位、當地羣衆代表等參加開工儀式。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程主要採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爲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 習近平重要講話及高層會議精神解讀
● 國企改革
● 李錦調研典型案例與沂蒙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