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確診患靜脈疾病,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究竟是咋回事?

由 科學大觀園雜誌 發佈於 熱點

'25-07-20


7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 胡友松 攝

美國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17日表示,總統特朗普近日出現腿部腫脹,並被診斷患有一種靜脈疾病。

萊維特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對特朗普腿部的超聲檢查顯示,他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是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在70歲以上人羣中更爲普遍。”


靜脈功能不全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天津市精準血管重建和器官功能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戴向晨教授指出,如長時間坐飛機十幾個小時不活動的經濟艙綜合徵、長時間投入打麻將忘記活動的麻將腿等,都是下肢靜脈血栓生成的高發人羣,深靜脈血栓如果脫落,可能是致命性的。

阻塞和反流
血液迴心路漫漫
“中國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患病率爲9%,近1億國人深受其擾。”戴向晨教授介紹,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是下肢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的總稱,包括下肢靜脈阻塞性疾病和下肢靜脈反流性疾病,無論是阻塞還是反流,其病理根本是下肢血液無法正常回流致心臟,從而引發出各種症狀。

爲了讓下肢血液克服重力作用,順利迴流至心臟,人體聰明地爲下肢靜脈安裝了靜脈瓣膜。這些靜脈瓣膜猶如一個個單向閥門,只允許血液往近心端流動,如果血液想逆行遠心端,瓣膜就會自動關閉,保證血液正常回心。如果瓣膜功能受損,就會有部分血液反流回遠心端,造成靜脈高壓。這是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重要病理類型。

此外,血栓生成或髂靜脈壓迫綜合徵會直接阻塞靜脈迴流,同樣會造成靜脈高壓,導致下肢靜脈功能不全。

輕者影響生活品質
重者可致命
下肢靜脈分成深靜脈、淺靜脈和交通靜脈三套系統,形成了一個交通網絡,既有高速公路,又有鄉間小路,中間還有兩者連接橋樑。

深靜脈埋於肌肉中,深靜脈血栓是導致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主因,對健康的危害極大。戴向晨教授介紹,導致深靜脈血栓的原因有三:下肢長時間不運動;懷孕、疾病、藥物等原因導致高凝狀態;手術、化療藥物等導致血管破損。

“深靜脈血栓如果脫落,極易導致肺栓塞,一旦發生就可能是致命性的,這也是深靜脈血栓最大的危害。”戴向晨教授表示,即便血栓不脫落,隨着血栓增大會造成深靜脈堵塞,形成血栓後遺症,即非常明顯的小腿靜脈營養障礙性疾病,俗稱“老爛腿”。患者早期局部皮膚色素沉着、皮炎、硬化、脫屑、瘙癢等,繼續發展出現局部潰瘍,潰瘍假癒合反覆潰爛發展至“老爛腿”。

“潰瘍雖然不要命也不會截肢,但因局部高壓、分泌物增多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戴向晨教授強調。

淺靜脈分爲大隱靜脈與小隱靜脈,老百姓常說的“蚯蚓腿”即爲淺靜脈曲張。靜脈曲張使血流緩慢,血液凝結形成血栓,會造成局部劇烈疼痛、發紅、炎症,稱爲血栓性淺靜脈炎。“淺靜脈血栓脫落的幾率非常低,以局部疼痛、充血發紅爲主要表現。深靜脈血栓首要表現是局部腫脹,患者腳尖背屈時小腿腓腸肌位置疼痛是其標誌性症狀。”戴向晨教授強調,如果小腿不明原因突然腫脹,一定要小心深靜脈血栓。

交通靜脈是深靜脈與淺靜脈之間的連接血管,當深靜脈出現問題時,高壓血流會向淺靜脈轉流,出現淺靜脈曲張,被稱爲交通靜脈反流性疾病。與深靜脈血栓一樣,也會出現血栓後遺症,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打通一切障礙
讓血液順利迴流
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首選保守治療,即藥物治療與壓力療法。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靜脈活性藥物、抗凝藥物以及改善微循環藥物等。靜脈活性藥物,例如七葉皁苷鈉片,可增加靜脈張力,加強瓣膜功能,促進血液迴流。此外,該類藥物還可抗炎、減少靜脈壁的通透性以減少滲出,對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靜脈彈力襪以及抬高患肢是壓力療法常用的選擇。靜脈彈力襪把迂曲擴張的靜脈通過壓力關閉,讓血液通過其他通暢的血管迴流,保證血液有效循環,可以改善早期的酸脹、勞累、疲乏症狀,嚴重的色素沉着、瘙癢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抬高患肢改變壓力差,同樣有利於血液迴流,減輕症狀。

“對於保守治療而言,壓力治療與藥物治療藥應並駕齊驅,同時使用。”戴向晨教授強調。

保守治療雖好,但患者的依從性差會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手術治療成爲患者的第二選擇。大隱靜脈的剝脫術可去除問題血管,也是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之一,然而因反流點判斷不準確、隱神經損傷等弊端,影響着治療效果。此外,熱消融、化學消融等方法也在臨牀不斷探索應用,爲很多患者解除痛苦。

對於深靜脈血栓,臨牀觀察發現,患者得血栓後5年左右開始出現靜脈血栓後遺症,戴向晨教授建議,有手術條件的患者要早期積極取栓。

對於髂靜脈壓迫綜合症的患者,通過放支架、球囊擴張等,把被壓迫的位置撐起來,打通血管保持血液迴流順暢。

“下肢靜脈功能不全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生命危險,預防其發生至關重要。”戴向晨教授強調,首先儘量避免長時間不動,如卡車和出租車司機等高危人羣,需定時停車休息進行活動,上班族避免久坐,老師、售貨員等避免久站,保證下肢活動非常重要;其次,對於孕婦、長期應用激素者、腫瘤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處於高凝狀態者,需進行時檢測,以防深靜脈血栓生成,早發現、早干預是治療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重要法門。

來源:綜合新華社、醫師報


往期精彩回顧




|減肥“黃金30天”要來了?做到這些想不瘦都難!快轉給你那個正在減肥的朋友→
|新刊|《尋龍記》:在中國,發現恐龍
|天舟九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天宮”!關於火箭的“小祕密”,你知道嗎?
|歌手林俊杰自曝去年被診斷出心臟有問題…炎炎夏日,保護心臟怎麼做?

-點擊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點分享
點收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