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史大郎

山姆翻車了。
最近,山姆的貨架上了不少新品,但是會員卻怒了,因爲以前一些暢銷的產品沒了,卻上新了一堆“大路貨”。

比如,暢銷的低糖蛋黃酥變成了好麗友,性價比高的智利西梅變成了溜溜梅。
基本上是什麼口碑好,就下架什麼,換上的東西,超市就能買,那既然如此,當初會員們爲什麼要辦卡呢?
打工人都心有慼慼,“好喫的實惠的全都下架,就好像裁掉了只會幹活的老實人”。

爲啥一個超市選品,能搞這麼大風波呢?
山姆並不是普通超市,而是會員制,普通會員260元/年,卓越會員680元/年,這是山姆的消費准入門檻,當然了,這筆錢被不少人稱爲“智商稅”,但是大家心甘情願交錢,也是有理由的。
山姆有自己獨有的優勢,在選品上有保障,而且還有不少獨家商品。
結果現在,獨家商品變好麗友,會員很難不破防。

好麗友當年的配料表“雙標”的事兒,鬧得很兇,那時大家就對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這類的“反式脂肪酸”的潛在元兇深惡痛絕。
結果,山姆特供的減糖版好麗友,不僅甜度沒下降,那超長配料表的第三位,就是“起酥油”。
就這?

山姆爲啥這麼幹呢?
其實,主要還是四個字,降本增效。
山姆會員店走的是精品路線,它的SKU是有限的,而且是大量採購,能夠減少採購成本。
那麼在有限的SKU裏面,取捨就很關鍵,被拋棄的產品在不少會員看來,暢銷的原因是很有性價比的,賣得好卻不賣了,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利潤不高。
而如果把供應鏈放在本土,像好麗友這樣的產品,大批量地集中採購,山姆就能掌控議價權,那麼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潤。
高利潤,才能滿足山姆的擴張需求。
山姆是沃爾瑪旗下的,天眼查信息顯示,山姆會員店,由沃爾瑪中國全資持有。
在中國的連鎖品牌中,沃爾瑪是老大,但是也架不住關店,傳統商超收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但是沃爾瑪旗下的山姆,卻是在擴張期。
山姆在中國有56家門店,今年大約會到60家,未來,每年新開8-10家。
雖然沃爾瑪沒有公佈中國山姆門店的具體營收,但是有媒體預計,山姆的收入已經到了千億級別,早就超過了沃爾瑪的超市。
山姆的營收,直接影響沃爾瑪的利潤,那麼在品控上的妥協,也就在所難免。
當年,在山姆的成功案例中,故事都是山姆倒逼供應商採用動物奶油。
現在,已經開始主動引進使用起酥油的產品了。

會員破防,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山姆在中國市場的會員,有860萬,而在2019年,這個數字只有200萬,會員數漲很猛。
而且,這些也都是“活粉”,畢竟是交了錢的,光會員費,山姆一年能收22億。
用會員費,山姆爲自己建了一條“護城河”。
會員制是一個門檻,也是一個高端標籤,能去山姆購物的,一般來自所謂的“中產”,而一般來講,他們收入高、消費頻率高,單次消費額可以是普通賣場的8-10倍。
山姆精心營造的“高端感”,提供的除了貨品,還有情緒價值:一個挑選過的購物渠道,一個輕奢的消費圈層,一個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中產們很願意爲這份情緒價值買單,當然了,山姆的服務,讓他們有續費的衝動。
結果,現在,護城河塌了,中產焦慮了。
“好麗友進山姆”就成了一種信號,高端消費向大衆市場妥協,那麼對於860萬會員們來講,消費又降級了,精緻的生活沒了,會員制構建的壁壘被衝擊。
在品牌和場景的錯位裏面,中產的“階層降級”、“返貧”焦慮,被無限放大。
雖然現在,好麗友等品牌,已經下架了,但是,之後還會不會有類似的操作呢?
一次信任崩塌後,想要修復,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