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的關稅將使歐美貿易“幾乎不可能持續下去”,但歐盟內部對於如何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有着不同意見
文|《財經》特約撰稿人魏城發自倫敦
編輯|江瑋
因爲“特朗普關稅”,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The Port of Antwerp-Bruges)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成千上萬輛原定運往美國的汽車、貨車、卡車和拖拉機都積壓在那裏。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運輸樞紐之一,2024年向全球運送了逾300萬輛汽車。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今年3月26日簽署公告,宣佈對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相關措施在4月2日生效。在此之前,歐盟出口美國的汽車只需繳納2.5%的基礎關稅,此後則必須在基礎關稅之上再交25%的額外關稅,總計27.5%,這讓一輛家庭轎車在美國的價格增加了數萬美元,而那些原來售價就超過10萬美元的車輛,價格就更爲昂貴。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運往美國的新乘用車和小貨車的運輸量同比下降了15.9%,5月降幅最大,這恰好是特朗普加徵汽車關稅生效的一個月之後。卡車和重型車輛(如拖拉機、工程車輛等)的運輸量則同比減少了31.5%。

特朗普升級關稅威脅
原定售美的貨物大量積壓在港口的現象,並不侷限於安特衛普-布魯日港。
由於“特朗普關稅”的影響,包括鹿特丹、漢堡在內的許多歐洲港口都出現了貨物大量積壓的現象:駁船和集裝箱船等待時間大幅延長。預計這一貨物積壓問題將會持續至少幾個月。
讓歐洲港口雪上加霜的是,今年7月12日,特朗普又通過其社交媒體平臺宣佈,如果美歐無法達成協議,那麼,自8月1日起,來自歐盟的商品將面臨30%的關稅。
特朗普援引與歐盟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作爲採取這些全面措施的原因。特朗普還警告說,如果歐盟採取報復措施,關稅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針對特朗普的威脅,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š Šefčovič)表示,30%的關稅將使歐美貿易“幾乎不可能持續下去”。
謝夫喬維奇表示,美國如果對歐盟商品徵收30%的關稅,那將意味着,歐盟沒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哪怕是特朗普再升級貿易戰、祭出更高的關稅數字,情況也一樣:“30%或任何超過30%的關稅都會產生大致同樣的效果。也就是說,它實際上會讓貿易停止。”
但謝夫喬維奇表示,他相信歐盟和美國最終仍然可能達成協議,“我們希望在8月1日到來之前用每一天、每一個可能性、每一分鐘,通過談判尋找解決方案。”
爲了表達善意,歐盟已經決定推遲原定於今年7月14日生效的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一直推遲到8月1日以後,看看雙方能否在7月底之前達成協議。
談到下半年能否緩解港口貨物積壓問題,安特衛普-布魯日港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前景仍不明朗。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歐盟與美國能否在8月1日之前達成貿易協議。”
歐盟表示,它將全力以赴與美方談判,爭取在8月1日之前達成一個能夠避免全面貿易戰的協議。但歐盟也爲談判萬一破裂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私下制定了報復清單。
負責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制定了這一報復清單,對價值72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據稱,這一清單涉及的總金額比之前的一份報復清單低,當時歐盟計劃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進行報復。
根據最新的報復清單,歐盟打算加徵關稅的美國商品包括:飛機及零部件、汽車及零部件、機械產品、化工及塑料製品、醫療器械和設備、電氣設備、水果和蔬菜、波本威士忌、朗姆酒等。

歐盟各國立場不一
然而,這一報復清單必須得到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的正式批准,才能生效。歐盟內部對於如何應對特朗普的30%的關稅威脅,有着不同的意見。
法國是要求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的歐洲國家之一,但其他歐盟國家卻呼籲謹慎行事,因爲歐洲在防務方面還需要繼續依賴美國。
法國貿易部長洛朗·聖馬丁(Laurent Saint-Martin)表示,任何報復計劃都不應“有禁忌”。聖馬丁還說,特朗普的30%的關稅威脅意味着歐盟必須重新考慮應對之策。聖馬丁說:“如果你有所保留,你就無法增強自己的談判實力。”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洛克·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也呼籲歐盟做出更強硬的應對。拉斯穆森說:“我們想達成協議,但有句老話說,如果你想要和平,你就必須爲戰爭做好準備。”
丹麥目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拉斯穆森表示,歐盟將作爲一個整體,展現團結和統一,以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然而,德國和意大利都不太願意對美國進行反擊,生怕激怒特朗普。
德國總理默茨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都從積極的方向談到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前景,並警告不要打貿易戰。
默茨表示,他將會非常積極地致力於達成歐美協議,如果特朗普的威脅成爲現實,他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樣贊成採取大規模報復措施。不過,他強調說,歐盟的報復不應該在8月1日之前實施。
默茨認爲,如果歐美無法達成協議,德國經濟將受到沉重打擊。“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麼我們在經濟政策方面的大部分努力就可能付諸東流了,因爲30%的關稅將重創德國出口經濟的核心。”
事實上,歐美之間的貿易戰對雙方都將是毀滅性的,可能導致貿易量大幅損失或價格高得令人無法承受。許多歐洲企業認爲,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在8月1日兌現他的30%的關稅威脅,也無論歐盟是否會以牙還牙,實施報復,最終受到傷害的,是全球的貿易秩序、各國的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也包括美國自己的消費者。
西班牙橄欖油生產商Oro del Desierto目前有8%的產品出口到美國。該公司出口經理拉斐爾·阿隆索·巴勞(Rafael Alonso Barrau)說,目前特朗普對歐盟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未來不管特朗普對歐盟商品徵收多高的關稅,承受關稅代價的,最終還是美國的消費者。
巴勞表示,如果“特朗普關稅”使這家西班牙公司對美銷售的利潤降低,它就會考慮減少對美國的出口量,轉而向其他國家出口更多的橄欖油。巴勞說:“除美國之外,我們還在另外33個市場銷售。這33個市場,再加上我們的本地市場,可以彌補美國市場的損失。”
也有其他許多歐盟企業打算效法Oro del Desierto,以縮小對美敞口的方法,對沖歐美貿易戰的風險。

英國難以隔岸觀火
儘管英國已經退出了歐盟,但一旦歐盟與美國爆發了貿易戰,英國也不可能不受牽連,毫髮無損。
英國雖然已經與美國達成了自己的貿易協議,但其主要貿易伙伴仍然是歐盟,所以,英國可能會因爲歐盟經濟下行以及美國高昂的關稅成本而成爲受害者。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經濟學講師馬修·艾倫(Matthew Allen)解釋說:“許多英國公司都從歐盟進口零部件和商品,然後出口到美國,這意味着,如果特朗普最終對歐盟商品徵收了30%的關稅,那麼,英國企業可能會間接受到打擊。”
許多英國學者認爲,特朗普正在讓全球各國(包括英國)的對美貿易變得更加困難,“特朗普關稅”將會擾亂全球的供應鏈夥伴關係。確實,特朗普已經在把全球貿易供應鏈武器化了,而英國與歐盟的緊密聯繫,可能讓英國很難獨善其身。
(作者曾在英國多家知名媒體擔任資深記者、編輯。作者微信公衆號:魏城看天下)

責編 | 要琢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