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經營協會倡議抵制外賣補貼低價競爭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16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呼籲,各平臺企業應立即停止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實施的強制行爲,嚴禁以“流量傾斜”“搜索降權”等手段變相強制商家參與價格補貼活動

|《財經》研究員 樊朔

編輯郭麗琴


京東、阿里(淘寶閃購)、美團的價格補貼大戰正逐步升級,這也引發了監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的密切關注。

自今年2月,京東外賣與美團、餓了麼等平臺掀起的外賣價格戰。各平臺向消費者發放了大量的大額優惠券,消費者可以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商品甚至“0元購”奶茶,此舉也刺激着大量消費者下單。7月5日,美團單日零售訂單達到1.2億單,突破歷史紀錄。其中餐飲訂單則超過1億單。

上週末,各大外賣平臺開啓第二輪補貼大戰。7月12日,隨着美團外賣、淘寶閃購(餓了麼)相繼加碼派發大額外賣券,“免費奶茶”隨即登頂微博熱搜榜首。

7月15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面向全體會員及相關企業發佈倡議書。倡議書指出,部分平臺發起的即時零售價格補貼大戰是依賴資本力量的低價競爭,不僅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更導致實體商家正常經營受挑戰、商品品質縮水、服務標準下降、商家利潤承壓等連鎖反應。

國連鎖經營協會呼籲,各平臺企業應立即停止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實施的強制行爲,嚴禁以“流量傾斜”“搜索降權”等手段變相強制商家參與價格補貼活動。

嚴禁通過格式條款、算法規則強制商家承擔超過合理比例的補貼份額;嚴禁實施“二選一”“獨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爲。

倡議書建議,平臺企業應當在App主要頁面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算法規則與補貼機制,明確訂單分配、流量加權、補貼分攤的具體計算邏輯,與入網實體商家進行補貼協商,爲商家配置接單控制權限,保障實體商家自主經營決策權和自主定價權。

此外,平臺企業應爲現場操作人員、配送人員、服務人員等合理設定工作時長與考覈指標,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環境,杜絕“以罰代管”,保障從業者基本權益。減少商品過度包裝,推廣使用可循環物流器具,持續踐行“光盤行動”,降低資源浪費,引導理性消費,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同時,該協會呼籲會員企業,嚴格執行商品或服務的安全與質量標準,杜絕因成本壓縮導致的偷工減料、品質下降、服務縮水。不得通過先漲價後補貼、虛構原價等方式誤導消費者;不得以0元購、超低價爲噱頭捆綁消費或隱藏附加費用。

倡議書提出,主動遠離“價格比拼”“補貼換流量”“賠本賺吆喝”等短視行爲和“內卷式”競爭,共同抵制價格戰損害行業信譽的行爲。明確商品或服務的合理利潤率區間,避免陷入“利潤爲負-品質下降-消費者流失”的惡性循環。

此前的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合法規範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有序發展。

責編 | 要琢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