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婚姻情感諮詢師,
我聽過太多姑娘在深夜崩潰哭訴:
“爲什麼我付出一切,他卻背叛我?”
她們一遍遍反思自己:
是我不夠好?不夠溫柔?
還是滿足不了他?
但真相是——男人越軌,
從來都不是因爲你不夠好。
今天,我想撕開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
和你聊聊中年男人越軌的6個底層真相。


就在今天上午,
我接到一個電話諮詢,
姑娘很理性地問我:
“他剛跟我親熱完,
轉頭就和網友聊騷,我質問他,
他就回了四個字‘我有需求’。
老師,我知道這方面挺重要的,
你說是不是我學些技巧,
把這方面提升一下,
滿足他的這點需求,
他就不會越軌了?”
她看到我們有“打牌課”,直接就拍了;
還打算報個舞蹈班,塑塑形。
可我想說,問題根本不在你身上啊!
越軌說明婚姻出了問題,
但這個問題,不能你自己瞎猜,
更別聽男人瞎扯。
你得跳出來,
以第三方視角,
客觀地看看你們之間到底怎麼了。
實在不行你私信我,我幫你分析都行。
言歸正傳,他說他有需求,
是,他確實有需求,但這個需求,
不是生理需求,而是心理刺激。
很多中年男人面對妻子時,
身體早就進入了“倦怠期”,
需要靠幻想等等來“啓動”,
甚至得憋着一股勁兒才能“完成任務”。
可一旦面對婚外的誘惑,
卻能瞬間“活”過來。
所以說,這不是生理需求,
而是心理刺激。
哪怕你變成完美情人,
他也照樣會越軌——
因爲偷來的快感,永遠比你更讓他上癮。
就像小孩總吵着要新玩具,
家裏的玩膩了唄。


“我不想離婚,可婚姻太乏味了。”
這個越軌的男人坦白,
“小姑娘主動撲過來,誰能拒絕?”
這種男人最狡猾,
他們知道離婚要分財產、丟面子、毀人設,
成本太高,
所以就用“玩玩而已”當藉口,
抱着僥倖心理,
把越軌當成一場安全的冒險。
我想說,
所有的感情最終都會歸於平淡,
要是總以厭倦爲藉口放縱自己,
那麼婚姻遲早會走向破裂。
當感情進入平淡期,
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爲婚姻注入新的活力,
而不是一味向外尋求新鮮和刺激。


很多婚姻走到中年,
早已成了“合租式養老”:
一方抱怨工作壓力,
另一方說“別矯情”;
一方想親熱,
另一方推開說“孩子看着呢”;
一方買了新衣服,
另一方皺眉說“又亂花錢”。
當情感需求在婚姻里長期“缺氧”,
人們就會像溺水者一樣,
拼命抓住婚外情的浮木,
哪怕那只是虛情假意。
很多時候,他們愛的不是第三者,
而是那種“被崇拜”“被需要”的幻覺。
就像《三十而已》裏的許幻山,
他經濟弱勢,加上妻子強勢,
他在家裏沒地位,
不被需要,沒有價值感。
而很會示弱的林有有,
剛好滿足了他渴望被看見、被重視的需求。
還有《我的前半生》裏的陳俊生,
羅子君是全職太太,他是職場精英,
兩人沒共同語言。
他想跟羅子君聊事業,
發現根本聊不到一塊兒。
這時,能跟他聊得來的凌玲,
就讓他有種“你懂我”的感覺。
對現狀不滿、需求得不到滿足時,
很多男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改變,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向外求”。
但我想說,這樣只會讓情況更糟,
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唯有直面。


“他窮時和我喫路邊攤都開心,
如今有錢了,卻嫌我拿不出手!”
一位原配的控訴,
揭露了紅果果的人性。
有些男人一旦經濟翻身,心態立刻膨脹:
把妻子的付出視爲“理所應當”;
把成功歸功於自己“能力強”
卻忘了是誰在背後支持他,
讓他能安心打拼事業;
把年輕女孩的追捧當成“身份象徵”。
這不是愛情,是虛榮心作祟。
他們通過征服更多異性來證明“我很成功”,
卻忘了:真正的體面,
是能夠在事業和家庭之間找到平衡,
珍惜眼前人。


“身邊兄弟都玩,我爲什麼不能?”
“現在社會這麼開放,越軌算啥大事?”
我看到過很荒謬的一幕,
一羣男人建羣分享撩騷記錄,
把越軌當成勳章炫耀。
越軌的本質是利己,
而利己的人永遠有一套強盜邏輯:
他們會說“男人都這樣”,
卻絕不能容忍妻子“綠”他。
姑娘們,別信“全天下男人都會犯錯”,
有底線的人,連機會都不會給自己留。


“我從沒動過心,父母逼我娶的她。”
一個越軌的男人說,
“遇到她(三兒)之後,
我才知道什麼是愛情。”
這種情況最棘手。
如果婚姻從一開始就沒感情基礎,
越軌就成了他“反抗命運”的方式。
但我想對你說句真心話:
如果他冷漠到連愧疚都沒有,
如果這段婚姻讓你每天都在枯萎,
那麼放手,反而是對自己的慈悲。
男人越軌的理由千千萬,
但歸根結底就是:
自私且貪心,既要又要。
所以,姑娘們,請停止自我審判!
你不是性工具,不是情緒垃圾桶,
也不是他“犯錯”的藉口。
記住這三個原則:
第一,不接“黑鍋”:
他越軌,不代表你失敗;
第二,不做“偵探”:
查手機、盯行蹤,只會消耗你自己;
第三,不當“法官”:
離不離婚不重要,先問問自己:
“我怎麼才能活得更痛快?”
婚姻或許會背叛你,
但你永遠可以忠於自己。
我想,那些把中年危機當成越軌藉口的男人,
永遠不會明白:
真正的成熟,是在平淡裏找到意義,
在誘惑前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