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俄被打成了二流國家?普京醒悟了:最可怕敵人就在身邊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8-01

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中喫了好幾個大虧,尤其是今年6月1日那次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直接砸了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隊。這事兒鬧得挺大,烏克蘭用了117架小型FPV無人機,從俄羅斯境內發起攻擊,目標直指四個空軍基地,包括摩爾曼斯克州的奧列尼亞、伊爾庫茨克州的別利亞這些地方。結果呢,據烏克蘭那邊說,41架飛機報銷了,其中有Tu-95和Tu-22M3轟炸機,還有A-50預警機。這些傢伙可不是小玩意兒,是俄羅斯核威懾的核心力量,損失值70億美元。俄羅斯那邊承認有損傷,但沒承認那麼嚴重,說是幾架飛機起火,能修好。誰知道真假,反正衛星照片顯示基地上燒焦痕跡一大片。

這不是頭一次,之前2024年下半年,俄羅斯的Tu-95和Tu-22M3就飛了14次轟炸烏克蘭,現在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的轟炸機,空中威脅直接打折。烏克蘭情報局把這叫“蛛網行動”,準備了18個月,無人機拆開運進去,在倉庫和卡車上組裝好,遠程操控發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後來找到那些倉庫,空空如也,照片對得上號。這說明啥?俄羅斯內部有問題,有人幫忙運東西、藏東西,不然怎麼可能這麼順利深入腹地。普京氣壞了,6月1日晚開緊急會,追問情報部門爲啥沒發現。邊境怎麼漏的?本土怎麼組裝的?這些事兒只能是內部人乾的,間諜或者叛徒。

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隊本來就老舊,Tu-95服役60多年,生產慢,現在少了這麼多,補不上來。核潛力受影響,對烏克蘭和北約的威懾力下滑。有人說,這讓俄羅斯從一流大國掉到二流,原因簡單:沒了空中優勢,常規戰和核威懾都弱了。烏克蘭議會還嘲諷,說這是“確保俄羅斯無核化”。俄羅斯反擊了,6月2日扔了472架無人機和導彈打烏克蘭,哈爾科夫等地挨炸,死了12人,傷60多。烏克蘭空軍攔住大部分,但損失不小,地面指揮官還辭職了。

普京明白,外部敵人狠,但內部敵人更毒。戰爭打了三年多,俄羅斯情報機構聯邦安全局抓了不少嫌疑人,調查間諜網。泄密太嚴重,烏克蘭知道俄羅斯的進攻計劃、基地位置,這些情報肯定從高層來。俄羅斯說抓了襲擊者,烏克蘭說人都撤了,各說各話。北約和美國否認參與,說烏克蘭自己乾的,但普京不信,覺得情報來源有貓膩。俄羅斯本土防禦加強了,邊境檢查升級,防空系統移動部署。但信任裂痕大了,高層互相猜忌。

俄羅斯在烏克蘭損失慘重,士兵死傷超23萬,坦克裝甲車丟了8800輛。經濟轉戰時模式,資源全砸軍費,但長期扛不住。全球地位降了,以前自稱超級大國,現在被拖進泥潭,盟友像伊朗、北朝鮮幫忙,但中國在旁觀,還被俄羅斯情報文件叫“敵人”,說中國偷軍技、學西方武器。普京推動軍事改革,重組情報機構,抓更多疑似間諜。但戰爭拖着,東線推進慢,佔了些村莊,烏克蘭用西方援助防空,擋住不少襲擊。

6月中旬,雙方在伊斯坦布爾談,交換戰俘,但沒全面停火。俄羅斯夏季攻勢猛,7月15日又扔400多無人機,打能源設施,傷15人。烏克蘭反擊,炸油庫和管道。談判中斷,西方繼續援烏,衝突進新階段。俄羅斯弱點暴露,槓桿在別人手裏,談判得讓步。普京還在位,領導國家應對,但內部問題沒解決,間諜威脅繼續。

俄羅斯的全球影響力減弱了,以前跟歐美掰腕子,現在專注烏克蘭,丟了面子。戰爭後果大,人力資本流失,基礎設施毀壞。俄羅斯公衆支持率高,三分之二期待勝利,但現實是持久戰。烏克蘭堅持防禦,情報行動多,打擊後方。俄羅斯得反思,內部敵人不除,外部再強也白搭。普京醒悟了,最可怕的不是無人機,是身邊的叛徒。

這事兒讓大家看清,現代戰爭靠情報和技術,小無人機幾百美元,就能幹掉億萬飛機。俄羅斯得升級防空,堵內部漏洞,不然二流地位坐實。烏克蘭證明,弱國也能翻盤,靠策略和盟友。俄羅斯經濟還能撐,但長遠看,資源耗盡。普京得三思,怎麼揪出間諜,穩住陣腳。

俄羅斯在2025年上半年損失大,1月烏克蘭又突襲,收復庫爾斯克部分地。俄羅斯聲稱拿回一半,但推進難。雙方傷亡累計上升,俄羅斯死傷超百萬。普京命令清查高層,確保忠誠,但裂痕深。烏克蘭利用優勢,繼續襲擊,戰爭拖延到夏末。

俄羅斯的核力量補償,轉用其他載體,但轟炸機少,影響大。內部間諜網暴露,無人機運入靠本地協助。普京加強防護,部署防空羣。烏克蘭情報強,目標後方。7月底,交換俘虜多,東線激烈。俄羅斯推波克羅夫斯克,烏克蘭丟訓練場。西方援助持續,談判難。

俄羅斯的弱點給槓桿,美國用這要讓步。戰爭改變全球格局,俄羅斯地位降。以前高調,現在低調。普京領導下,改革軍情,但問題根深。間諜不除,威脅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