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峯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各方在會晤後達成了聯合聲明。俄羅斯、印度和伊朗三國對這一結果很滿意,尤其對印度來說,不枉莫迪提前好幾天動身,親自出馬參會。
這份聲明中最引人矚目的內容,當屬對以伊衝突以及俄烏衝突的關注,聲明譴責了針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以及發生在俄庫爾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和沃羅涅日州的鐵路和橋樑爆炸案。
雖然聲明沒有指名道姓批評美國、以色列和烏克蘭,但絲毫不妨礙金磚對伊朗和俄羅斯的聲援。


金磚之所以沒有點名美以烏三國,一來算是給他們面子,二來也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外交麻煩,畢竟金磚譴責的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對伊朗來說,這份聲明是一場及時雨,終於等來了一場外交上的勝利。
此前核設施被美以轟炸後,伊朗得到的國際支持非常有限,這讓伊朗不光在軍事上面臨美以的巨大威脅,也在外交上陷入被動。
這次金磚聲援伊朗,從某種程度上講,讓伊朗擺脫了孤立無援的窘境,不單可以讓美以感受到輿論壓力,也能讓伊朗覺得不是在獨自戰鬥。


對俄羅斯來說,這份聲明有助於俄軍展開軍事行動。
此前俄方將發生在境內的鐵路和橋樑爆炸案,定性爲恐怖襲擊,這次金磚發出譴責,也是支持俄方的立場,有了金磚的支持,俄軍就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回擊烏克蘭了。
當然對結果最滿意的還是印度。一方面,聲明沒有點名譴責美以烏,如此一來,莫迪回去就好給特朗普“交差”了。
而且莫迪回去後還可以藉此“邀功”,告訴特朗普,金磚之所以這樣做,全憑我印度在其中運作。

另一方面,莫迪還可以向外界賣弄,正是因爲他親自出馬,才促成了金磚發表聯合聲明。
這次金磚峯會,中俄都不是最高規格參會,除了東道主巴西總統盧拉外,莫迪算是牌子最大的了,並且坐到了C位。
在金磚峯會開幕幾個月前,各國外長也舉行了會晤,不過當時外長會晤結束後聯合聲明難產,這也讓外界感到擔憂。
可現在金磚峯會發表了聯合聲明,這就讓莫迪可以藉此賣弄,都是印度協調的結果。
金磚自成立以來,印度一直充當中俄的配角,而莫迪很想要上位,讓印度擁有和中俄一樣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一直沒能得逞。
中俄這次的參會安排,正好讓莫迪有空子可鑽,而聯合聲明的發表,也算是讓莫迪嚐到了甜頭。

總得來說,這次金磚峯會的最大贏家,說是印度一點也不誇張。
當然莫迪能親自出馬,除了想趁機短暫性搶走中俄風頭外,還有其他方面考慮。
一來印度是下屆金磚輪值主席國,莫迪要和巴西總統盧拉交接工作。
二來莫迪也是有事“求助”金磚,眼看特朗普給予75國的關稅豁免期馬上到了,但美印達成關稅協議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旦這道關卡邁不過去,印度的外貿難免受到衝擊,要有個備用方案,莫迪出席金磚峯會,就是爲了和金磚成員談談經貿合作。
常言道無利不起早,莫迪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