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對美國提出的三點要求是什麼?魯比奧反覆強調“合作”,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11號當天,中美外長在吉隆坡見了面,王毅外長當着魯比奧的面對美國明確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二是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爲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三是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和中國打交道。爲什麼要着重強調這三點?原因很簡單,美國政府在這三方面做的還不夠。自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國在對華問題上的挑釁意味就十分濃烈,尤其是在經貿和軍事領域,表現的最爲明顯。

首先,在經貿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一上臺就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戰,還大張旗鼓地搞出所謂對等關稅,將中國商品的關稅加徵到了145%。在我國強硬表態奉陪到底後,特朗普政府纔不得不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主動尋求和我國進行貿易談判;其次,在軍事領域,特朗普政府不停地拉攏盟友在我國周邊組織各種軍事演習,攪動中國周邊地區穩定局勢,目的無非是牽制我國。就在這次中美外長會面的前一天,美軍一場名爲部隊重返太平洋的演習正式開始,五角大樓不僅出動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士兵,還專門列出了5.326億美元預算。他們給這場演習定下的方向是應對亞太地區可能發生的高端戰爭。從這裏其實就不難看出,美軍所針對目標是誰了。
結合上面兩件事可以明顯感受到,特朗普政府在對華問題上完全談不上“客觀、理性、務實”,更沒有“平等、尊重”,他們有的只是西方固有的傲慢和偏見。 在這種情況下,咱們有必要好好提醒提醒美國。

那魯比奧又是如何看待這場中美外長會面的呢?他在見了王毅外長後當着媒體的面主要談到了兩點感受:第一,他認爲這次會談是非常有建設性,非常積極的;第二,他反覆向全球通告2個字——合作,強調中美兩國可能在某些領域展開合作,從而更好地溝通和建立互信。
其實,特朗普之前多次說過類似的話。當時他的原話是,“只要中美聯手合作,就能解決世界上大多數問題”。特朗普政府頻繁強調這一點,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呢?難道中美聯手合作的最佳時機真的已經到了嗎?首先,特朗普政府頻繁強調“合作”,這說明他們是有求於咱們;其次,結合當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他們口中的“合作”大概率和目前緊張的地區局勢有關。
當下俄烏衝突仍在持續,雖然伊朗以色列已經停火,但中東亂局並未平息。特朗普曾公開表態,說我國可以幫助彌合俄烏分歧,以推動達成俄烏停火併簽署和平協議。換句話說就是,他認爲中美兩國在俄烏停火問題上是可以進行合作的。

這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這裏面藏着特朗普政府的險惡用心,爲什麼這麼說?第一,按照他們的說法,我國可以利用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促使俄羅斯走向談判桌。事實是,如果我國真的這麼做了,那相當於在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選邊站了,這不符合我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第二,現在距離特朗普上臺快半年了,而他承諾的儘早結束俄烏衝突始終沒有兌現,這個時候他喊話中國強調“合作”,不排除是想當“甩手掌櫃”了。從某種程度上看,無論是魯比奧所指的“合作”,還是特朗普說的“中美聯手”,都更像是他們給中國挖的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