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偷雞”不成,反因美國“蝕把米”

由 有理兒有面 發佈於 熱點

'25-07-13

對歐洲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對美國“服軟”。爲了讓美國開心,歐洲前不久剛得罪中國,以爲能換來美國在關稅政策上的“放緩”。但沒想到的是,特朗普又“殺”瘋了,他“殺”的對象正是歐洲。

當地時間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自8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歐盟輸美產品加徵30%的關稅。

針對歐洲,懂王的原話是這樣的:歐盟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美國出現對歐鉅額貿易逆差,雙方關係“遠非互惠互利”。

特朗普還故作仁慈的表示,墨西哥如果能在“禁毒阻芬”(即打擊販毒集團、堵截芬太尼)上做出“成績”,或者歐盟乖乖對美國敞開市場大門,撤銷所有關稅和非關稅“路障”,那這30%的關稅“懲罰”,也不是不能“商量”。

此消息一出,歐洲立馬炸了鍋。法國總統馬克龍急的在網絡上喊話,讓歐盟趕緊準備進行反制。德國也表現得很硬氣,稱“別被嚇唬住”,要和美國好好談,但不能喫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表示,美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加徵30%的關稅將嚴重擾亂重要的跨大西洋供應鏈,損害大西洋兩岸的企業和消費者利益。

特朗普爲什麼一定要對歐盟下狠手?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關稅當武器,也不是第一次對歐盟下死手。懂王的邏輯非常簡單,他認爲歐洲賣給美國的商品賺了太多錢,對美國不公平。

2024年,歐盟對美商品貿易順差近2000億歐元,不講理的特朗普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在他看來,歐洲所設置的數字稅和貿易門檻,擺明了是不讓美國企業賺錢。

因此,對歐洲加徵30%關稅,正是特朗普想到的對歐洲的“懲罰”。更狠的是,這次30%的關稅是與之前的關稅相疊加的,此前美國已經對歐洲的鋼鋁徵收50%的關稅、汽車徵收25%關稅,其他商品徵收10%,再加上現在的30%,部分商品的關稅可能飆到80%。

顯然,特朗普就是要逼迫歐洲在8月1日前服軟,開放市場,讓美國賺更多的錢,否則就等着被徵收鉅額關稅。

這不僅僅是貿易上的爭端,更是雙方在經濟政策上的不一致。美國希望歐洲照着自己的規矩辦事,比如取消較高的增值稅,放寬對美國科技公司的要求;但歐洲表示這些都是“底線”,如《數字市場法》是爲了防止科技巨頭壟斷,《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負責保護個人信息,這些都不可能放任美國說改就改。

另外,歐洲正在大搞“碳邊境調節機制”,即對高污染進口商品多收錢,讓企業搞環保;而特朗普早就在上任之後就聲明,要大力發展傳統能源行業,已經對環保不管不顧了。

但爲了和歐洲搶生意,美國方面又通過《通脹削減法》,爲自家電動汽車、太陽能企業發補貼。但歐洲真的有馬克龍和德國喊話對美反擊時那麼“強硬”嗎?

歐洲顯然是敵不過美國的,多年來,歐洲已經習慣了對美國的“依賴”,防務靠北約,貿易靠妥協,即便是被美國“薅羊毛”,歐洲也得誇美國“薅的好”。即便是美國對歐洲再不好,他們也覺得那是一種“嚴厲的愛”。

一旦美國真的對歐洲動真格,歐盟嘴上說“強硬”,實際上卻被嚇破了膽,爲了向美國示好,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去找美國的對頭——中國的麻煩,這次也一樣。

但尷尬的是,這次歐洲爲了哄懂王開心,不惜對中國“偷雞”,但結果卻是反遭美國“蝕把米”。

7月8日,特朗普宣佈對全球各國發出“警告函”,要求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就將對其加徵15%至20%的關稅。爲了“表忠心”,7月10日,歐洲議會通過投票,要求中方取消稀土禁令,他們的理由很滑稽,稱稀土等關鍵礦物的限制令擾亂了全球供應鏈,還喊話中方“不要搞脅迫”。

6月份,歐洲就曾突然取消中歐高層經濟對話,當時就沒有換來特朗普的“回報”,反而是得罪了中國,並遭到反制。

不久前,馮德萊恩更是直接在歐洲議會喊話,要求中方“與俄切割”,別給俄羅斯“經濟支持”。俄羅斯的能源、資源穩定供應中方,中方的商品、技術補充俄羅斯市場,這種合作本身就帶着天然的互補性。中方外交部發言人硬氣回應稱: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

歐盟以爲能夠以此換取美國的“信任”,但懂王哪裏是按套路出牌的人。他既不承諾給歐洲降稅,也不接受“凍結條款”,擺明了是要佔歐洲的便宜。

更諷刺的是,歐盟曾把“對華強硬”當籌碼,想跟美國討價還價。結果呢?美國轉過頭來就在和中國的談判中“妥協”,留歐盟在原地尷尬,歐盟在取消中歐高層對話、對華搞制裁後,發現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在特朗普看來,歐洲不過是在美國庇護下的小弟,以前歐洲還能靠着對美國“臣服”換取圈地自萌,即便美國施壓,也可以玩“向美國求饒”的套路。但特朗普的“騷操作”打破了歐洲的幻想。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引爆歐債危機,歐盟忍了;英國脫歐被美國暗中推動,歐盟也認了;俄烏衝突中被美國逼着選邊站,歐洲還是扛了。可一次次讓步換來的不過是美國的予取予求。

歐洲爲討好特朗普和美國的歡心,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是不惜損害中國利益,向懂王“表忠心”,但結果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證明,安全和發展從來不是求來的,而是自己掙來的,想要不看美國臉色,不僅要嘴上說的硬,行動更要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