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聞:劉先生,下週的8月1日,就是特朗普向全球數十個經濟體在關稅大戰上發出所謂“最後通牒”的截止日期。你認爲,這場關稅大戰最終將會迎來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此前我曾經說過,在與美國進行的關稅大戰當中,越南和日本絕對是兩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國家,只要這兩個國家“率先垂範”彎腰向美國妥協了,那將會極大地瓦解其它經濟體的抵抗意志。因此我個人判斷,雖然包括歐盟、印度、韓國在內的相關經濟體,仍然在跟特朗普討價還價,但是給我的總體感覺,他們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爲了抵抗美國的關稅霸權,而僅僅是希望特朗普對自己下手微微輕一點,而特朗普也應該會滿足他們的部分要求。

直新聞:那麼在你看來,這場關稅大戰爲何會形成當前這樣的格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美國並不具備單挑全球185個經濟體的實力。大家可以看到,在特朗普宣佈向全世界開打關稅大戰之後,美股、美元、美債立即出現了崩盤式走勢,以至於特朗普不得不多次眨眼認輸,接二連三地推遲關稅生效日期,並且不斷地降低自己的要價。同時特朗普的那三板斧,也就是所謂“先漫天要價、極限施壓然後再就地還錢”的這種所謂交易藝術與極限施壓策略也並不高明。這一點,從中國用一張稀土牌就打得美方不得不向中國作出妥協,就可以看得出來。
其它經濟體之所以不該輸卻最終輸了,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些經濟體不僅不團結,更缺乏帶頭挑戰美國霸權的勇氣。而且更爲要命的是,這些經濟體還存在着兩種害人又害己的心理。
其一是囚徒困境心理,也就是出於對其它經濟體尤其是對這個集體的不信任,相當多的經濟體爲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會選擇背叛其它經濟體以及背叛這個集體,並最終導致這些經濟體在應對美國時處於一盤散沙狀態,被美國收買與各個擊破;
其二是,出於自私自利的愛佔便宜或者所謂的“危中有機”或者說“化危爲機”心理,一些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周邊的個別經濟體,不僅不認爲特朗普的關稅戰是對自己的霸凌,反而認爲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它們的如意算盤是,雖然它們也被特朗普徵收了不算低的關稅,但是隻要美國對它們徵收的關稅比中國的低,那它們在跟中國競爭搶佔美國市場的時候,就會有比較優勢。

直新聞:那麼其它經濟體紛紛屈服於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將會是什麼?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特朗普將關稅大棒一掄,全球其它經濟體就一個接一個地挨着個趴下,它們不敢對美國的經濟霸權說不,只求特朗普對自己下手的時候稍微輕一點,我認爲,這樣一種現象,它所帶來的危害性,將會遠遠超越關稅與經貿本身。因爲它意味着,第一特朗普用關稅大棒對世界完成了“叢林規則運行有效性”的測試,這樣一種狀態,對於高居食物鏈頂端的“巨無霸”美國,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它意味着特朗普用關稅大棒對全世界完成了一次服從性測試,而且經過測試,特朗普認爲這個世界仍然是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少有國家敢於站出來挑戰美國的霸權;第三,它意味着朗普用關稅大棒對全世界完成了一次團結性測試,也就是測試出了這個世界仍然是處於一盤散沙狀態,尤其是在面對強權的時候,不會出現“有人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現象。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讓人感到恐怖與不寒而慄了,那就是,在用關稅大棒對世界完成服從性測試之後,假如接下來特朗普進一步揮舞起軍事大棒,先拿下整個美洲再拿下整個世界,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我認爲,這個問題並不是在危言聳聽。要知道,不久前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用武力奪取巴拿馬運河、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島,甚至是用武力吞併加拿大。這是不是意味着,特朗普用關稅大棒對全世界進行服從性測試,就是要爲接下來揮舞軍事大棒在做準備。這就不得不讓人細思極恐了。

直新聞:那麼這場關稅戰的結局,又會對接下來的全球秩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爲,特朗普贏了這場本不該贏的關稅大戰,將會給人類帶來這麼幾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其一是,在這場關稅大戰尤其是關稅談判當中,美國跟全球其它經濟體簽訂的,都是赤裸裸的不平等協議,也就是對於其它經濟體輸送美國的商品,特朗普政府一律加徵了重稅,與此同時,對於美國輸往其它經濟體的商品,特朗普政府則蠻橫地要求其它經濟體必須要無條件開放市場,也就是對於美國輸入的商品一律實施零關稅。這無疑就是在以耍流氓方式進一步強化美國的經濟霸權。接下來,全世界都將會進一步深受美國經濟霸權之害。
第二我們知道,過去的美國,是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尤其是WTO,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鼓吹者與推動者,這次關稅大戰以全世界都屈服於特朗普政府淫威,以及美國向全世界加徵高額關稅其它經濟體不得反擊的這樣一種方式來收場,則意味着美國已經成爲了冷戰結束後人類經濟全球進程的最大障礙與最大破壞者。
作者丨劉和平
排版丨盤思儀
編輯丨王思嫿
審校丨李怡
監製丨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