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的愛過於窒息,


甚至是恐怖

讓她趕緊找個男的戀愛,別把兒子逼瘋了

窒息、恐怖、控制慾極強……
這是綜藝《姐姐當家》7月26日播出以來,王琳面臨的第一波輿論。
她在節目裏主要有兩個爭議點,一個是有嚴重的潔癖。
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把它鋪得整整齊齊,因爲沒辦法忍受凌亂

隨時備好一把梳子梳理地毯上的流蘇

水龍頭上不能有水漬

草坪上的燈不能有灰

於是她一起牀就給自己安排了滿滿當當的家務活,眼裏容不下一粒灰塵、一絲凌亂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
爲了不把沙發弄皺、坐趴,再去收拾整理,

她在家通常都只窩在一個小沙發上,省得收拾;

因早年兒子上完網球課,把鞋上的土帶到了車上,爲此她學會了洗車;

家裏唯一能接受的活物是兒子;

破例養狗也是因爲兒子喜歡。

她對整潔有着近乎完美的要求,而只有面對和兒子有關的一切,纔會甘願打破這套維持已久秩序。
導致這個片段播出後,大衆在感慨她潔癖的同時也出現了隱隱的擔憂,擔心她會不會給兒子投射了太多的愛。
第二個爭議點,就是王琳與兒子的相處模式。
王琳的兒子叫王諾,出生於2004年,今年21歲,目前在美國讀書。

由於相隔較遠,打電話成爲了母子二人聯絡的重要方式。
母子倆約好會在每週四打視頻電話,於是常年獨自生活的王琳把每週四的通話視爲了孤獨的生活裏唯一的期盼。
節目錄制期間恰好趕上了週四,王琳興奮地與王諾通話,表達了想念

而王諾這邊,看到有攝像頭的存在後感到有些不適,
或許是基於對隱私的考慮,詢問能不能不把二人的對話放到節目當中,覺得這樣有些奇怪

可以聯絡但不想被記錄,其實不難理解,只是對於王琳來說,每週四與兒子的通話,是她當下狀態的情感支撐,

在節目錄制前夕,她也提到了會答應錄製的原因:自己的生活從來沒有被記錄過,希望能留下最真實的狀態。

與王諾的通話本就是她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看到兒子的態度,她當下就表現出了不悅。
夜裏再次撥通王諾的電話,表示自己尊重了兒子的所有選擇,也給了百分之百的支持,爲什麼王諾不能支持自己錄製節目

最重要的是,節目裏的其他嘉賓,都有父母、伴侶或孩子的陪同,只有王琳獨自一人,也是她把這通電話看得無比重要的原因。

根據播出來的內容,網絡上分成了兩派。
有人理解王諾不想公開談話的原因,說王琳這樣令人窒息,忽視了他對邊界與隱私的需求,作爲媽媽也該懂得分寸。

王琳對自己和兒子的排序,毫不猶豫把兒子排在第一位

更把兒子視爲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個作品

都成爲了她控制慾太強的佐證。
也有人爲王琳打抱不平,一週打一次電話算不上窒息甚至有點卑微,
王諾一路讀名校享有優渥的生活,每一步都離不開母親的打拼與託舉,錄節目也是託舉的來源之一。

爲了彌補父母離異帶給孩子的創傷,離婚的前三年王琳擔心到睡覺不敢關燈,時刻想着要去當一個好媽媽,給兒子最好的愛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工作,儘量早點回家陪孩子

在她看來,拍再多的戲終會被人遺忘,但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

在被問到有沒有因爲孩子失去自我時,她哽咽着回答會,但又說有段時間覺得自我不重要

在孩子身上投射了太多關照,竭盡全力去支持,當自己只有一個很小的要求不被滿足時,覺得有落差,受到了傷害,也情有可原。
但也許,這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
王琳當然不是「惡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她的脆弱與易碎,並非沒有緣由。
由於父母在地質勘探隊、導彈發射基地的忙碌工作,

出生后王琳就跟着外婆外公一起生活,一直到7歲,

直到在5歲那年,她才第一次見到父親,對這個身份有了印象,但對於父愛很是陌生。

聚少離多、缺少愛的表達的家庭,讓她和父母並不算親近,也缺乏對父母的依賴。
而這樣的模式,也影響了她的感情觀和育兒觀念。
1994年,才拍完第一部戲《情滿珠江》小有名氣的王琳,24歲就選擇了婚姻。
對方是港商,大她30多歲,倆人通過朋友介紹,恰好都想結婚,

彼時王琳認爲女人總要有個歸宿,自己不用那麼累,

加上從小缺乏父愛,想要父愛,而對方比自己成熟,沒想太多就嫁了。

無依無靠的成長經歷,讓她對愛充滿了渴望,婚後王琳也做好了相夫教子的準備,但拍戲的念頭總會不時冒出。
一開始丈夫還會尊重她,讓王琳自己做決定,但由於拍戲無可避免聚少離多,這段婚姻最後以分開告終。
演完《情深深雨濛濛》「雪姨」這個人生角色後,王琳迎來了第二段婚姻,王諾就是她與第二任丈夫的孩子。

這一回她明確了自己需要的不是「父愛」,而是一種能依靠的溫暖。
她不止一次公開說第二任丈夫人很好,但由於性格不合適,兩個人總是爭吵居多。
爲了不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二人走到了離婚這一步。

2011年,王琳在採訪中公開了離婚一事,獨自帶着7歲的王諾生活。

那時起,她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小時候父母的缺席給她留下了缺口,不想讓兒子有類似的經歷,於是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要抽時間回去。
希望他長大後,對於媽媽的印象是一直在自己身邊,從來沒有離開過。

細心保存着孩子出生以來的照片,

家裏也擺滿了母子倆不同時期的合影,




不缺席他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重要環節,甚至可以說是親力親爲。

爲了彌補離婚造成的裂口,努力成爲了全能母親,甚至近乎放棄了對愛情的追求。
她曾嘗試過重新走進親密關係,但每一次約會,都讓她產生強烈的負罪感:“我跟這個男的去約會,把我那麼小的孩子扔在家裏,對我來講是個罪惡感。”

導致所有接觸的關係,最後都不了了之。
哪怕年過半百,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
習慣使然,她還是很難做到把所有給兒子的愛去分享給另一個人。

兒子離家在外求學後,本就孤獨的她,彷彿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在橘看來,她未必是不懂孩子長大了需要空間這件事,這幾年裏她也在逐漸找回自我。
參加戀綜《怦然再心動》,嘗試着發展新的親密關係;

去女性夏令營《浪姐》,挑戰唱跳的同時也收穫了友誼;

在電競綜藝《戰之巔峯》裏,因爲進步飛速,對遊戲態度非常認真,獲得了不少好評。

只是一系列的嘗試後,孩子在她生活中的佔比還是很大。
難得有一次能夠記錄自己生活狀態的機會,她當然不想輕易割捨掉這部分。
這份全傾全注的愛,換來了王諾的成長,但隨着他的成長,在外求學時經歷不同的思想碰撞,早已建立了一套新的生存法則,與母親溝通隱私權或許對於當下的他來說尤爲重要。
時刻把孩子放在首位,所有情感都寄託在他身上,這份給予極有可能會變成壓力,也讓這份愛看起來難免有些沉重。
而王琳未必是不想放手,只是生活中早就沒有可以讓她抓住的東西,失落被兒子的一句不支持放大,導致出現了節目裏尷尬的局面。
她經歷了很多孤獨、犧牲、遺憾的時刻,嘗試着一步步找回自己,學着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
但對於一個常年把孩子放在首位的母親來說,這些不是在說出口時就能立刻做到的。
所以也別急着說她令人窒息、愛人的方式恐怖、擅長情緒勒索,
在重啓的路上,總是需要一點時間,一點試探,一點從舊有模式中抽身的勇氣。
最後一句
兩個人或許都在學着怎麼去理解現階段的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