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po
在流量機制與項目週期共同塑造的藝人養成環境中,經紀公司的價值正悄然轉變。真正能陪年輕演員走下去的公司,不再只比拼資源投入的多寡,而是在一次次項目落地中沉澱出專業判斷:誰適合什麼角色、何時該放手嘗試、又在什麼時候該穩住節奏。
鮮花盛開影業如今專注於藝人經紀,強調節奏匹配與角色適配,陪伴演員長期發展,始終強調的是“角色適配度”與“專業能力”的雙重標準。近年來,李庚希、向涵之等旗下00後演員的成長路徑,正體現出這家公司在當代青年演員打造體系上的實踐經驗。
娛樂資本論:鮮花盛開現在的核心藝人都是00後演員,並且共同走過了很長時間,當時簽約的契機是什麼?
鮮花盛開:我們公司之前的業務是以製作爲主,當時在籌備的幾個項目都是偏青春向的,我們針對項目進行了大量的選角,在選角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最終經過雙向選擇,有幾位年輕的演員加入了公司,所以也可以說我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經紀公司。

李庚希憑藉《我們一起搖太陽》拿下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娛樂資本論:你們選藝人是否有科班要求?
鮮花盛開:科班不是選擇的標準,但我們希望我們的演員一直在學習。
娛樂資本論:公司裏有兩位年齡相仿的00後年輕女演員,如何去做資源分配?
鮮花盛開:李庚希和向涵之我們都是在她們很小的時候大概十六、七歲的時候簽約的,在他們當時的年紀,我們還是儘量選擇貼近她們年齡的角色,開始可能都是演一些主角家孩子的角色,但兩個人的性格喜好其實完全不同,所以在慢慢長大之後,個人的特質就會越來越明顯,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調整,各自適合的類型也更加清晰了,不太容易有重疊。

向涵之主演新劇《定風波》即將播出
娛樂資本論:公司是如何爲藝人匹配資源的?
鮮花盛開:決定你的藝人能不能推上角色,還是要靠藝人自己的業務能力以及角色適配度。我們去劇組面試也會看見牆上貼着表格,每個角色的名字後面有兩列,一列是外形、一列是演技,這就是劇組會考慮的兩個方面,很直觀。所以除了公司推資源,演員自己也需要好好鍛鍊業務能力,這是相輔相成的。

朱致靈主演短劇《仙帝歸來當贅婿》分賬突破1200萬
娛樂資本論:公司裏有藝人主演電影拿最佳女主角獎,也有藝人主演微短劇,路線很不同。
鮮花盛開:我們團隊其實各方面項目信息都會看,既然身處這個行業,就要知道現在同行都在做什麼,當新產品出來,我們更多的是和演員一起討論,是否要嘗試,如果演員接受,我們就會去嘗試,比如朱致靈我們就讓他去嘗試演短劇,去年主演的《仙界歸來當贅婿》分賬也超過1200萬了,在短劇裏是十分好的成績。
娛樂資本論:最新簽約的藝人是前兩年簽約的魏瑾,她是選秀出身,和其他藝人不太一樣?
鮮花盛開:還是希望簽約的演員類型能有差異化,魏瑾以前做過舞蹈老師,參加過選秀,這些經歷讓她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色,我們也讓她參與了一些音樂劇的演出,這兩年也播了兩部劇,一部《獵冰》一部《雁回時》,在《雁回時》裏演丫鬟姝紅的角色是我們希望她通過這個項目去學習感受一下,所以希望藝人去現場學習,多在一線看導演怎麼調度、怎麼教臺詞表演,實踐出經驗,有這樣的機會,再小的角色也要參與進去。
演員們都希望能挑戰更多可能性,希望多嘗試不被束縛。

魏瑾參演黑馬爆款劇《雁回時》
娛樂資本論:現在的演員越來越年輕,雖然李庚希、向涵之是00後,但05後的演員已經開始活躍了,是否會擔心被超越?
鮮花盛開:我們不太擔心更新換代的問題, 因爲擔心這些沒有意義,新人永遠會有,最關鍵是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明白就行了。市場上的機會變少了,但不是完全沒有選擇,你能不能在有限的選擇裏抓住一個機會讓別人看到你?我們這個行業,讓別人看見你最重要。
演員的職業就決定了你永遠在被選擇,一部劇拍完三四個月,就要再度面臨被選擇的境地,永遠身處競爭環境中。你想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只能做到專業上的不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