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天下財經》)中歐班列助力中歐貿易高效發展,開行14年以來,中歐班列累計突破11萬列,發送貨物已達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貨值超4500億美元。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這條貫通亞歐大陸的物流大動脈不僅推動中歐經貿合作提質升級,還不斷拓展延伸,搭建起一條貫通歐亞的綠色經貿新通道。

重慶臺記者 閔健源:在我身後,是一列滿載母嬰用品、美妝產品、醫療耗材的“東盟班列”,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卸車裝車操作,一個小時之後,等重新編組完成後,將再次出發,預計三天後抵達最終目的地越南。
這趟6月21日從德國杜伊斯堡始發的“東盟快班”,是自2024年10月15日“東盟快班”開通以來的首趟回程班列。從德國出發,在重慶中轉後,將抵達東盟國家,打通了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的“最後一公里”,客戶全程只需要一次委託、一次付費,就可以實現一箱到底、一單到底,相比原先中歐班列和陸海新通道物流業務分開運行時,跨境物流效率有效提升。

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銷售經理 譚人允:今後從東盟到歐洲雙向對開常態化運營後,全程只需要大約19天,比傳統海運時效提升了50%。

漢宏集團德國鐵路首席運營官 約翰內斯·菲利普:藉助新線路的開通,我們希望進一步延伸現有網絡,接入更多亞洲國家,雙方都會從更便利的貨物貿易中受益。

老撾國家工商會中老商務合作促進委員會副會長 鄭志盛:這個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把我們全部的貨品都打通了,我們的金融打通了,物流打通了,自然地,我們的貿易也打通了。中歐班列把東盟、歐洲經過中國連接起來,成爲一個全新的、低碳的通道。
據瞭解,“東盟快班”目前已開通由越南、老撾、泰國經重慶至歐洲的3條線路,累計運輸貨物1344標箱,運輸貨值超19億元,運輸貨物覆蓋整車及零部件、醫藥、電子製造、家電等高端製造業及家居日用品。

德國杜伊斯堡港口集團董事 拉爾斯·內尼豪斯:我們看到這些年運輸量持續增長。國與國之間的貨物流通更加便捷,這對所有參與國家來說都是利好。從豪華汽車到日用消費品,運輸品類也在持續擴大。
不僅是東盟快班,近年來,中歐班列不斷開發新的物流模式: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蓉歐速達班列……中歐班列的運力服務不斷升級,合作市場越擴越大。
中歐班列不僅實現了沿線國家和地區優質特色商品互通有無,也爲沿線地區注入發展新動能。德國杜伊斯堡是歐洲最大的內陸港城市,中歐班列在這裏川流不息。憑藉中歐班列重要樞紐的戰略地位,杜伊斯堡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出2萬多個就業機會。

德國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長 埃德爾特勞德·珂拉布恩:我希望未來德中能更加緊密合作,尤其在物流領域。杜伊斯堡和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有着悠久的合作歷史,今後應該繼續加強,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