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海關總署本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61.5%。出口目的地從東南亞、非洲市場,擴展到歐洲、北美等高端市場,顯示出中國機器人產品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其中,前5個月,中國工業機器人歐洲出口市場份額佔比近三成,增速明顯。

從餐飲配送到智能家居,從工業製造到醫療輔助,今年以來,中國國產機器人加速“出海”,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一臺產自深圳的貓型送餐機器人,目前已走入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穫了不少海外“粉絲”。一款來自四川成都的機器人被“派”往意大利,專門用來評估公路路面、機場道面等交通基礎設施狀況。在海外,割草、修理草坪是很多家庭的剛需,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割草機器人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額達10.1億美元,同比增長近六成,歐洲國家中德國和英國出口金額居前。

工業製造領域一直是中國機器人的優勢陣地。2025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中,汽車製造領域佔比達到34%,電子行業佔28%。在今年6月下旬德國慕尼黑舉辦的世界自動化展會上,來自中國的60多家公司帶來了自己先進的智能機器人裝備和技術,與全球頂尖的自動化企業同場競技。

中國某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侃:這臺機器人融合了我們很多的運動控制技術、視覺技術和AI技術。我們想做的就是能在工業場景應用的人形機器人,所以現在很多歐洲客戶也非常感興趣。

德國慕尼黑自動化展會總監 安嘉·施耐德:本屆自動化展會的亮點在於,機器人制造商首次在大型展位上進行展示,這無疑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各個展廳裏也都有機器人的身影。
在應用拓展方面,中國公司正在重點突破汽車產業鏈,例如爲寶馬等歐洲企業提供零配件及白車身焊接解決方案。

中國某機器人歐洲公司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 傑拉德·米斯:歐洲面臨着降低生產成本的巨大壓力,他們正在尋找新的領域來提高生產效率,而機器人正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工具。
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生產國,相關有效專利超19萬項,佔全球比重約三分之二。特別是在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很多企業已實現進口替代。

中國某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 楊露:目前這款最大負載一噸的機器人是我們國內首款,我們自研的重載機器人技術,我們採用的是雙傳動技術,不僅突破了減速器卡脖子技術,還實現了國產化,是滿足了歐洲功能安全標準的機器人。
隨着技術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中國有望從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轉變爲最具創新力的機器人技術發展地。據《德國貿易與投資》援引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2025-2030年工業機器人行業的複合增長率預計不低於10%。工業機器人發展將更多圍繞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協作機器人、移動操作機器人、數字孿生和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展開。展望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將憑藉自身優勢和政策的支持,有望在國際市場上佔據更大份額。

德國巴伐利亞州經濟部長 胡伯特·艾萬格:中國目前在許多技術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與巴伐利亞州合作良好,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例如人工智能、數字化、機器人技術、汽車、自動駕駛,中國在這些方面可以和巴伐利亞州展開合作。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