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卷”而立:捷豹路虎以價值升維重塑豪華車競爭邏輯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29

當中國汽車市場從增量廝殺轉向存量博弈,“價格戰”、“配置堆砌”式的“內卷”已成爲行業常態。

在近日舉行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付炳鋒強調,汽車企業不應滿足於“量的冠軍”,須向“質的標杆”邁進。他指出,市場驅動力的核心應從價格轉向價值,這纔是車企贏得未來的關鍵。

付炳鋒進一步呼籲,車企需在技術創新、產品品質、用戶體驗、品牌文化等四大核心維度上協同發力,系統性創造價值,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需求。

在多數車企困於“量”的鏖戰時,捷豹路虎卻交出一份“質”的答卷。

2025財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這家英國豪華汽車製造商實現息稅前利潤率8.5%、自由現金流15億英鎊、淨現金盈餘2.78億英鎊,核心財務指標均達近十年峯值。此外,2024年攬勝穩居百萬級SUV銷冠、衛士登頂70萬-100萬元區間市場銷量榜首、在J.D. Power近日發佈的 2025年中國銷售服務滿意度研究(SSI)中,捷豹路虎再獲豪華品牌第一名,更以775分的總成績,創下豪華品牌近五年以來的最高得分。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後,是捷豹路虎以技術創新爲引擎、供應鏈融合爲基石、用戶體驗爲核心的“價值創造”戰略。

在電動化與智能化換道賽程中,這家英國豪華車企正以新現代豪華主義重新定義競爭規則。

技術破局——以全球研發+本土創新構築電動化護城河

充沛的現金流帶來足夠的底氣以應對市場變化,也有足夠的底氣去完成組織架構的優化改革,在提升團隊凝聚力的同時,進一步加速了捷豹路虎在四年前提出的“重塑未來”戰略的一體化推行。

據瞭解,2021年2月,捷豹路虎發佈全新全球戰略“重塑未來”,電動化是該戰略的核心,捷豹路虎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成爲全面電動化的新現代豪華主義汽車製造商,其中攬勝、發現和衛士品牌家族將陸續推出純電動車型,捷豹品牌將實現全面電動化。

面對中國市場,捷豹路虎並未以激進降價等短期策略來應對焦慮,而是清醒地認識到,破解內卷就要跳出價格戰,需以技術高度建立差異化壁壘。

自此,捷豹路虎開始圍繞“電動化”這一戰略核心,從產品研發、賽事投入、投資部署、產業佈局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佈局,以達到2039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支撐捷豹路虎戰略落地的,是企業高達180億英鎊的五年研發投入。

在英國哈利伍德工廠,經過5億英鎊改造的柔性生產線上,純電攬勝與燃油車型正併線生產。其背後是三大技術架構的精密佈局:像樂高積木般兼容多動力的MLA平臺、專注純電的EMA架構、以及捷豹專屬的JEA平臺。值得一提的是,首款純電攬勝已獲6.2萬訂單。

在伯明翰郊外的創新中心,工程師正在測試由30%海洋塑料製成的底盤護板,而每公斤再生塑料可減少4.2公斤碳排放。

在中國,捷豹路虎也在從三個層面進行碳減排。首先是打造綠色工廠,優化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捷豹路虎常熟工廠在屋頂鋪設了5萬餘平方米的光伏發電板,利用可再生能源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工廠用電的23%來自於自產的綠色電力;其次是在中國的辦公室及保稅倉等進行碳減排;第三是供應鏈層面的碳減排。

生態共贏——深化本土融合,激活“中國供應鏈”全球價值

幾十年來,中國催生了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並吸引跨國車企通過技術轉移與本土培育,推動中國供應鏈與全球體系深度融合,構建兼具規模與韌性的產業生態,這奠定了中國成爲全球採購體系核心節點的基石。

截至2024年底,捷豹路虎在華供應商網絡已覆蓋全國18個省份、總量達115家,較2019年實現 200%爆發式增長。更關鍵的是,本土採購規模呈現指數級擴張:年度零部件採購金額逼近 4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激增 10倍,創下跨國車企在華供應鏈本土化增速的新標杆。

隨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推進,外資企業需要更注重本土化經營,才能更好地融入國內大循環,同時服務於國際大循環。企業不僅要將生產和供應鏈深度嵌入中國市場,還需在研發、品牌建設和決策機制等方面實現更有深度、更具創新性的“新本地化”。

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高級董事青山悟指出,合資品牌過去全球化模式帶來的規模效益與成本優勢難以直接複製到新能源時代,因爲中國市場的高度聚集化供應鏈需要不同於全球市場的獨立運營模式。一旦合資品牌能夠適應這種模式,並藉助本土供應鏈優勢,競爭者將有機會重新回到它們擅長的領域。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共同打造的“Freelander神行者”項目,開創了合資合作的全新模式。這一項目不僅標誌着傳統合資模式向2.0時代的升級演進,更是跨國車企積極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積極實踐。

在此合作模式下,Freelander使用奇瑞的電動化平臺,捷豹路虎全球設計團隊主導全新Freelander神行者設計,奇瑞汽車負責車輛的工程開發、銷售、服務等。

Freelander品牌總部設立於上海,依託常熟的全球製造基地進行生產,首款車型計劃於2026年下半年亮相,而該品牌未來將打造成爲一個涵蓋多款電動車型的品牌家族,並面向全球市場。

有分析指出,在跨國車企紛紛調整中國市場戰略的當下,Freelander模式的意義在於當“市場換技術”成爲歷史,這種基於平等互惠的深度合作更具可持續性。捷豹路虎貢獻品牌溢價和設計能力,奇瑞提供電動平臺與成本控制,雙方在新能源賽道共建起了全新的價值維度。

體驗升維——以品牌文化穿透用戶心智,重塑豪華標杆

內卷時代,汽車企業需要回歸用戶價值本質,而豪華品牌更應以情感共鳴超越工具屬性。

在中國市場,長期的投入和精耕細作,使得捷豹路虎展現出了獨特的“韌性”。這種韌性不僅體現在高端豪華細分市場保持領先,更體現在對高端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洞察與價值塑造。

在國內70萬元以上豪華SUV細分市場,捷豹路虎穩居銷量榜首;攬勝蟬聯100萬元以上豪華SUV細分市場的銷冠;衛士則榮登70萬至100萬元級SUV銷量榜首。

2025年4月,上海“攬勝之境”藝術空間內,兩位企業家爲釉裏紅高定版攬勝支付定金。這款融入明代瓷藝的限量車型落地價470萬元,發佈一週即售罄。這種品牌號召力直接轉化爲市場統治力:攬勝在150萬元以上豪華SUV市場連續23個月市佔率超50%,相當於該價位段每賣出兩輛車就有一輛是攬勝。而在過去的兩年裏,中國市場交付的SV車型多達800臺。

豪華車的盡頭不是參數,而是對人與世界的深刻共情。當130輛衛士在騰格裏沙漠完成“士在八方”越野挑戰,硬核越野精神得以具象化;當發現車隊在阿勒泰駛過第5萬公里征程,探索精神持續激發,已經歷經九季的發現品牌“發現無止境”旅途,更是累計吸引了3萬多名車主和嘉賓參與,形成了獨特的品牌社羣文化。

當下,中國汽車行業困於“量”的紅海,捷豹路虎則以“質”的升維打開了增量藍海——從電動化技術錨點、供應鏈生態重構到豪華體驗重塑,其每一步都在印證:真正的反內卷,在於對用戶價值、產業協同與可持續創新的極致追求。這條價值創造之路,不僅爲捷豹路虎贏得了“高端戰場”的銷冠,更爲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以質破卷”的全球化範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