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德國總理默茨突然宣佈了一個重磅決定:解除對烏克蘭援助武器的射程限制,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直接打擊俄羅斯本土。這消息一出,瞬間激起千層浪。國防部長紹伊古放出狠話,暗示要“放開了打”。
德國解除導彈限制的背後
2025年5月26日,德國總理默茨站出來宣佈,德國要調整對烏克蘭的軍援政策,允許烏克蘭使用德國提供的“金牛座”巡航導彈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它是個狠角色,射程超過500公里,帶隱身功能,還能抗干擾,一旦打出去,對俄羅斯來說就是個大麻煩。
德國之前一直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小心翼翼,尤其是遠程打擊這塊,怕惹火俄羅斯,可這次爲什麼突然放開了?其實,戰爭打了幾年,烏克蘭損失慘重,但俄羅斯也沒佔到多少便宜。德國作爲歐盟援烏的主力,掏了不少錢,能源供應還被掐得死死的。
默茨宣佈這決定前,德國新任外交部長瓦德富爾剛跑去華盛頓跟美國商量過,雙方明顯是通了氣。美國早就放開手腳給烏克蘭遠程武器,德國這次跟進,既是給盟友站臺,也是想在歐洲內部刷點存在感。
當然,梅德韋傑夫跳出來喊“這是宣戰”,紹伊古也放話要反擊,氣氛一下子緊張。德國走得是大膽,但風險也高。
烏克蘭手裏要是有遠程導彈,能直接打到俄羅斯的後方補給線,說不定就能打破現在的膠着狀態。德國這一手,既是幫烏克蘭,也是給自己加籌碼。

“金牛座”導彈的技術含量真不低。5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烏克蘭能打到俄羅斯腹地的軍事目標,這對俄羅斯來說,威脅不是一般的大。
默茨的戰略意圖與德國的困境
默茨表面看是硬漢作風,但背後算盤打得精。他爲什麼非要推這個導彈政策?就是想在俄烏衝突的談判桌上,給德國爭取更大話語權。
德國在歐盟裏一直是援烏的“大金主”,光經濟援助就砸進去好幾百億歐元,武器裝備更不用說,從防空系統到坦克,再到現在的“金牛座”,沒少掏家底。俄烏衝突斷了歐洲的能源命脈,德國企業叫苦連天,民衆對政府的支持率也在下滑。
俄烏衝突讓歐洲跟美國的戰略捆綁更緊,德國要是能在援烏問題上跟美國站一條線,不僅能穩住北約內部的地位,還能在未來的和平協議裏分一杯羹。

但德國國內反對聲浪不小,不少人覺得這是在“玩火”,萬一俄羅斯真報復過來,德國首當其衝,喫不了兜着走。
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的經濟壓力不是一般的大。能源危機讓工業生產成本飆升,好多企業都撐不下去了。默茨政府一方面得穩住國內經濟,一方面還得在國際上扮演“負責任的大國”,放開導彈限制,既是給烏克蘭撐腰,也是給國內民衆一個交代:你們看,我們沒白花錢,這是在爲和平鋪路。
紹伊古的警告與俄羅斯的回應
國防部長紹伊古站出來撂狠話,說“西方這麼幹,我們也有要解除的限制”,簡單說,就是俄羅斯不打算再忍了,可能要放大招反擊,甚至不排除直接跟北約幹起來。
紹伊古在俄羅斯軍界是出了名的硬派。俄羅斯的反擊會怎麼來?肯定是加大對烏克蘭的打擊力度,轟炸關鍵設施,甚至可能用更先進的武器回敬。畢竟,德國是北約成員國,烏克蘭用德國的導彈打俄羅斯本土,俄羅斯完全可能把這賬算到北約頭上。

過去幾年,他們在邊境屯了不少兵力,導彈系統、無人機都準備好了。紹伊古這話,很可能是在給西方劃底線:你們再往前一步,我們就不客氣了。中俄關系一直很鐵,朝俄也在軍事上越走越近,真要撕破臉,俄羅斯未必會孤軍奮戰。
不過,俄烏衝突打到現在,俄羅斯經濟也被制裁搞得夠嗆,國內壓力不小,真全面開戰,他們也得掂量掂量。
但俄羅斯也有自己的顧慮。跟北約全面開戰,代價太大,他們現在更多是想通過強硬姿態逼西方讓步。中俄之間的友好關係,也給俄羅斯壯膽。
紹伊古的強硬回應,更是讓局勢蒙上一層陰影。未來這仗是打得更狠,還是能坐下來談,誰也說不準。我們作爲旁觀者,只能希望國際社會多點理智,別讓這衝突徹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