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多,中美該如何打交道?特朗普心中已經有了結論,用了短短4個字一錘定音!

美國總統特朗普
就在近日,曾有“世界鋼都”之稱的匹茲堡,召開了一場重要會議,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出席,並且在會議上吹噓——“美國正處於一個真正的黃金時代”!
在他看來,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熱門的國家”,面對中國的競爭“依舊保持領先”,未來仍將繼續“贏得跟中國的AI競賽”。
但過去幾個多月以來,中美關稅博弈的結果,也讓特朗普對於接下來3年多,美國該怎樣跟中國打交道,有了一些新的體會。
面對臺下的一衆美企高管,特朗普鄭重宣佈,美國將與中國進行“友善競爭”。
那麼該如何理解特朗普這番表態呢?事實上,早在拜登時期,美國就曾以“競爭”二字,來定義中美關係,還曾辯解稱“美國尋求與中國競爭而非衝突”。

美國前總統拜登
很顯然,美方這是打着“競爭”的旗號,試圖限制中國發展,對此,中方當時就果斷予以了駁斥,表示“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
那麼現如今,特朗普上臺後,又在“競爭”前面加了“友善”二字,是不是意味着美國正在積極調整對華政策呢?
從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美國仍然沒有放棄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基本思路,但事實已經充分證明,中國的崛起之勢不可阻擋,美國也無法做到跟中國“全面脫鉤”。
所以現在,特朗普一邊在先進技術領域同中國競爭,想要保持美國的領先優勢;一邊又不得不承認“制裁、封鎖”那一套做法,對中方已經不再奏效了。
與此同時,中美之間需要管控分歧的領域越來越多,甚至在許多國際事務上,美國都需要跟中方展開合作。

中美關係
所以這個時候,特朗普強調跟中國“友善競爭”,其實也就意味着,美國漸漸意識到,無法用“競爭”二字來定義中美關係的全部,因爲如果真這樣做的話,在接下來的AI競賽中,美國未必能贏。
說白了,“友善競爭”也就是說“美國還未拼盡全力”,也算是爲現在美國在部分領域“力不能支”,尋找一個相對體面的藉口罷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朗普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關稅戰”之後,已經兩次延遲談判日期了,從最開始的“4月2日”、到後來的“7月9日”,特朗普一退再退。
而現在,特朗普又說將從8月1日起,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加徵關稅。倘若這回再次到期,依舊沒多少國家跟美國達成協議的話,特朗普又會不會再次延期呢?誰也說不好。
但對於中美之間的“90天關稅暫停期”,特朗普政府倒是給出了明確答覆,不排除延長“休戰期”的可能性。
原本預計到8月12日,中美之間24%的關稅暫停期就將結束,但在近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卻突然發聲,呼籲投資者們不必擔憂,並放風稱“中美不排除延長關稅暫停期的可能性”。

美國財長貝森特
從這裏其實也就不難看出,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態度,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未來3年多,“友善競爭”或將成爲特朗普跟中國打交道的主要方式。
對此,我們只需要堅定不移的擴大開放、夯實基礎,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那麼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在高質量的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