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美會談成果,貝森特直言不諱,中美關稅可能回到4月份水平

由 非凡觀點 發佈於 熱點

'25-07-30

長達48小時的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已經結束,會後中美雙方都對此次會晤成果做出了回應,貝森特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到,中美關稅可能回到4月份的水平。

總結中美這次的貿易談判,只能用四個字“劈荊斬麻”,因爲這是一次中美雙方深入、坦誠的會談,雙方把能談的和不能談的都擺到了檯面上。

7月29日會談結束後,中方對本次會晤的評價是, “雙方就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

這句話主要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點:

第一,雙方本輪談判不僅涉及到了經貿關係更是涉及到了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包含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而財政政策主要包括政府的支出和稅收,那麼也就是說中美雙方在本輪談判中可能談及了關稅問題、政府投資問題等。

貨幣政策主要是指調整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來影響經濟,雙方談及到這個問題那就意味着,中美雙方可能是談及了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問題,或者說美債問題。

第二,中美雙方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這意味着中美雙方此次的經貿會談分歧比較大、比較多。

“坦誠”說明中美雙方把話都明着說了,好聽的不好聽的全都說了; “深入”說明中美雙方談的問題很詳細、很具體,雙方對彼此的意圖都有了清晰的認識; “富有建設性”說明中美雙方提出了很多觀點、解決方法以及意見。

所以中美雙方這次的談判的確是一次“劈荊斬麻”式的交流,前期雙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三輪談判是爲雙方後續的工作理清方法、規劃路線的一次重要會議。

中方說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延期。

按照中方所言,本次會議的成果可能就是雙方確定在5月份已經延期的部分關稅以及中方的反制措施繼續暫緩實施。

【中美第三輪經貿會談】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美方有着不同的看法,在7月29日會談結束後,貝森特與格里爾開了一場發佈會,貝森特告訴記者稱,在特朗普簽署該計劃之前,不會就中美之間可能延長關稅暫停達成一致。

他說,特朗普對所有貿易協議擁有最終決定權和懸而未決的關稅休戰,我們將返回華盛頓,與總統討論這是否是他想要的事情。

這也就是說,美方認爲中美之間的關稅是否會繼續暫緩實施關鍵取決於特朗普對本次貿易談判滿不滿意,以及關稅繼續暫緩是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結果。

貝森特還直言不諱的告訴記者稱,如果在8月12日之前,中美關稅暫緩的部分未能得到延期,那麼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回升至4月份的水平。

他還頗具戲謔的對記者說,我們把這稱之爲“迴旋鏢”。他還補充說了一句意義不明的話——“貿易團隊可能會再過90天后再次會面”。

尚不清楚他說的再過90天會面要做何種解釋,是指如果關稅暫緩不能延期那麼中美的談判團隊將會在90天后會面,還是說如果關稅暫緩得到延期之後,雙方團隊將在90天后繼續會面。

但是不管貝森特此言意義何在,有一件事是不爭的事實,中方在中美談判中始終佔據着主動權。這點從本輪會議前美方做了大量的準備,然而在會議之後美方並沒有得到自己預期的結果就可以看出來。

現在讓特朗普政府最糟心的是,他的“關稅推動貿易”這一辦法正在失靈,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未準備與美國達成所謂的貿易協議,而像越南、歐盟、菲律賓這些已經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或組織又都對這份協議保持着懷疑的態度。

這也再次向我們表明,如今的世界已經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了,美國的霸權正在失靈,而特朗普就很有可能成爲美國霸權的“掘墓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