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關稅或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加劇通脹

由 島讀世界 發佈於 熱點

'25-08-02

(華盛頓綜合電)彭博經濟研究分析指,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很可能反而對美國國內經濟增長造成壓力、推高物價,同時對全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將落得兩敗俱傷之境。

特朗普7月31日對全球貿易伙伴發佈最新的對等關稅單。(路透社)

美國週四(7月31日)宣佈的關稅稅率清單介於10%到41%之間,是自二戰以來最高。彭博經濟首席貿易經濟師庫辛(Maeva Cousin)週五(8月1日)說,新稅率將使美國的平均關稅從2024年的2.3%飆升到15.2%;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料會因此下降1.8%,並在兩三年內推動核心物價上漲1.1%。

在全球範圍內,較高的進口稅也會削弱貿易伙伴的需求。

這些數字仍可能發生變化,取決於企業公司願意承擔多少關稅的成本,又會將多少關稅轉嫁給消費羣體。

以上的估算根據的只是較早前已宣佈的關稅措施,以及美國與歐盟、日本和韓國針對汽車關稅達成的協議。仍在白宮進行談判、尚未有定案的美中協議並未包括在內。美國官員也仍在考慮實施一些行業關稅。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最終研究結果。

庫辛在研究報告中說:“關稅將對全球GDP造成重大打擊。對美國的貿易伙伴來說,提高關稅會給需求帶來下行風險,將對經濟活動和通貨膨脹同時造成壓力。”

庫辛指出,目前最大的輸家是中國和瑞士,中國仍須支付一系列關稅,包括與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瑞士的對等關稅稅率飆升至39%,高於4月2日宣佈的31%水平。

不過,新稅率實施前還有七天窗口,可爲一些國家提供進一步談判的空間。

特朗普加徵關稅是否合法 美上訴院開始審理

另一方面,美國上訴法院週四開始審理特朗普關稅是否合法案件,法官對特朗普利用總統的緊急權力加徵關稅的正當性提出質疑。

五家美國小企業和12個民主黨州政府此前提出兩起訴訟,指特朗普的關稅措施超出了總統的權限。

政府律師舒梅特辯稱,特朗普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在緊急狀態下賦予總統特別的權力,包括完全禁止進口。他稱,IEEPA授權徵收關稅,因爲這道法令允許總統在危機時“監管”進口。

IEEPA是美國在1977年制定的一項法律,在冷戰時期用於制裁敵人或凍結敵方資產。

代表企業的律師則指,美國憲法賦予國會徵收關稅和其他稅收的權力,而非賦權總統。律師說,過去200年還沒有任何一條貿易法律被解讀爲賦予總統這種權力。

法官也對政府律師的廣泛解釋表示懷疑,認爲IEEPA完全未提及關稅。

訴辯雙方展開一個半小時的口頭辯論後,法院休庭。法官未說明何時作出裁決,但敗訴方几乎可以肯定會立即向美國最高法院上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