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韋傑夫“禍從口出”,特朗普這回動真格了,兩艘核潛艇已經悄悄抵達俄羅斯後院。

美國總統特朗普
就在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臺上,宣佈了一個大動作,稱他已經下令調遣了兩艘核潛艇,現在距離俄羅斯正越來越近。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爲了回應梅德韋傑夫日前發表的“挑釁性言論”。那麼,梅德韋傑夫到底說了些什麼,讓特朗普如此火大呢?
事實上,這還是因爲特朗普先對俄羅斯“下達了通牒”,單方面威脅俄方必須在10天之內,跟烏克蘭達成協議,否則就將面臨美國的關稅懲罰。
但特朗普在一衆盟友面前耍橫就夠了,居然還威脅到俄羅斯這樣一個核大國頭上?身爲俄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的梅德韋傑夫,如何咽的下這口惡氣。

俄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
於是,梅德韋傑夫當即就回嗆了特朗普,稱俄羅斯仍然保有蘇聯時期的“終極核打擊能力”,美方所謂的“最後通牒”不管是50天、還是10天,每一次警告都是距離戰爭又近了一步。
然而不可一世的特朗普,又豈能容許別人挑戰自己的總統威嚴,於是轉而下令調遣核潛艇,要把對俄羅斯的口頭警告,轉換爲實際行動層面的軍事威懾。
那麼美俄這一次會升級爲軍事對峙嗎?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特朗普的意圖,是想通過展示美國的實力,來逼迫俄羅斯儘快坐上俄烏停火的談判桌上來。
至於梅德韋傑夫的幾句話,只不過是讓特朗普有了借題發揮的理由罷了,並不是促成美方這次行動的直接原因。
對於特朗普而言,從上臺之初計劃的6個月停火,到現在俄烏雙方依舊在打打談談,這讓他身爲美國總統的面子有點掛不住。

俄烏談判進展緩慢
只有迫使俄烏儘快達成停火協議,特朗普才能凸顯自己的“斡旋者”身份,表明美國能夠對俄烏施加巨大的影響力,以此來強調美國“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其次,俄羅斯方面也沒有跟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意願。這一方面是因爲普京足夠冷靜,很清楚特朗普的戰略意圖,所以不會跟他玩這種“極限施壓”的遊戲。
另一方面是基於俄羅斯的現實訴求,原本俄烏衝突就牽制了俄軍的主要精力,自然沒必要捲入另一場戰爭了。
更別提美國還擁有龐大核武庫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在沒有危及俄羅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莫斯科都不會選擇跟華盛頓爆發軍事對抗。
所以在特朗普調動核潛艇之後,俄羅斯外長就火速表態,稱美俄絕不能發生直接的軍事對抗,並強調關於這一點,莫斯科與華盛頓的立場一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既然美俄心裏都有底,沒想真的“硬碰硬”,那麼事態就尚且處於可控範圍內,大概率將不會進一步升級。
下一步,普京可能會給特朗普一個臺階,推進跟烏克蘭的談判進程,雙方或許會達成短暫的臨時停火協議,然後再商討持久的休戰方案。
但在最核心的領土問題上,俄方始終拒絕讓步。關於這一點,普京重申了去年6月份提出的停火條件:一是烏軍從頓涅茨克等烏東四州地區完全撤出、二是基輔必須承諾不會加入北約。
只要答應這兩個條件,俄方就會立刻宣佈停火,反之,如果烏克蘭還沒準備好接受這些條件的話,那麼俄方也有耐心繼續等下去。

特朗普和普京
至於眼下,俄烏雙方尚且存在嚴重分歧,特朗普想要在短時間內,爲這場衝突徹底畫上一個句號,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