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無人機來襲俄防空系統亮劍,莫斯科上空爲何不安寧?

由 科技生活快汛 發佈於 科技

'25-07-17

#7月·每日幸運籤#

近日,莫斯科上空的緊張局勢再次引發全球關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7 月 17 日報道,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表示,俄國防部防空部隊再次擊落一架飛向莫斯科的無人機。而在此前,索比亞寧曾稱,國防部防空部隊已於 7 月 16 日夜擊落 2 架飛向莫斯科的無人機。這一系列事件讓莫斯科的天空一時間陰雲密佈。

要知道,俄烏衝突持續至今,無人機在戰場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雙方都頻繁使用無人機執行偵察、攻擊等任務。從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境內就不時遭受無人機襲擊。就在今年早些時候,類似的無人機襲擊事件也曾多次上演,給當地民衆生活和社會秩序帶來不小影響。像 4・11 俄庫爾斯克州遭無人機襲擊事件,造成了 3 人死亡,讓人們真切感受到無人機襲擊的殘酷性。

爲何莫斯科會頻繁成爲無人機襲擊的目標?從烏克蘭方面來看,他們或許想通過這種方式打擊俄羅斯的士氣,畢竟莫斯科作爲俄羅斯的首都,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對烏克蘭而言,若能通過無人機襲擊對莫斯科造成一定破壞,無論是物質上還是心理上,都可能被視爲一種 “勝利”,以此來鼓舞己方士氣,並向國際社會展示自身仍有一定的反擊能力。

在技術層面,如今無人機技術日益普及。烏克蘭能夠獲得各種型號的無人機,部分甚至經過改裝具備了一定的攻擊能力。而且無人機具有體積小、飛行高度低、不易被發現等特點,這就增加了防禦難度。

俄羅斯雖然擁有強大的防空體系,但面對低空飛行、數量衆多且可能從不同方向襲來的無人機,防空壓力巨大。據軍事專家分析,俄羅斯反無人機體系存在一定侷限性,比如在城市地區,使用電子戰手段干擾無人機信號時,可能會影響自身民航等系統的正常運行;使用防空導彈攔截,又可能造成較大的附帶損傷,因爲防空導彈戰鬥部威力較大,在低空爆炸會對地面民用目標造成嚴重破壞。

有分析指出,這些無人機襲擊事件可能還涉及到背後的地緣政治博弈。部分西方國家在俄烏衝突中支持烏克蘭,暗中提供技術或物資支持,這使得烏克蘭有更多資源來發動此類襲擊。俄羅斯需要進一步完善防空體系,加強對無人機的探測和攔截能力,比如增加莫斯科外圍地面防空系統的部署密度,利用空基預警和攔截手段,以及合理加大電磁干擾的範圍和強度等。同時,加強情報工作,打擊無人機制造源頭,也可能是降低無人機襲擊強度的有效方式。

這三架無人機被擊落,只是俄烏衝突大背景下的一個小插曲,但卻反映出衝突的複雜性和殘酷性。這些事件不僅影響着戰場態勢,也深刻影響着後方民衆的心理感受和國際社會對沖突走向的判斷。圍繞莫斯科上空的防空警報聲,短期內恐怕還不會完全平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