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週五在社交媒體平臺 Threads 上 正式宣佈,任命前 OpenAI 研究員趙晟佳(Shengjia Zhao)爲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首席科學家。
扎克伯格在其社交平臺 Threads 上發帖稱:“我很高興地宣佈,趙晟佳將擔任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晟佳是這個新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從第一天起就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現在,我們的招聘進展順利,團隊也已初具規模,我們決定正式確立他的領導角色。”

圖丨扎克伯格、Alexandr Wang 和趙晟佳(來源:Meta)
趙晟佳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後在斯坦福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在加入 Meta 之前,他在 OpenAI 任職期間,爲多項突破性技術的誕生做出了關鍵貢獻。他是 ChatGPT 原始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並深度參與了其強大的後續模型 GPT-4 的研發工作。此外,他還是 OpenAI 首個推理模型“o1”的關鍵研究者,推廣了“思維鏈”(chain-of-thought)這一重要技術範式,極大地提升了 AI 模型處理複雜邏輯和多步推理任務的能力。

圖丨趙晟佳的 Google Scholar(來源:Google Scholar)
英偉達機器人技術總監兼傑出科學家 Jim Fan(他曾是趙晟佳在斯坦福的同事)在其個人社媒稱讚道:“趙晟佳是我認識的最聰明、最謙遜、最有激情的科學家之一。對 MSL 非常看好!”
在新職位上,趙晟佳將負責制定超級智能實驗室的整體研究議程和科學方向,直接與扎克伯格和 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合作,共同推進超級智能實驗室項目。
爲了支持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Meta 正不惜重金全力投入。除了此前瘋狂的人才挖掘戰,扎克伯格還明確表示,“將投資數千億美元用於計算能力的建設,以最終構建出超級智能”。爲兌現這一承諾,Meta 正大力投資其雲計算基礎設施。到 2026 年,趙晟佳和 MSL 的研究人員應該能夠訪問 Meta 位於俄亥俄州的 1 千兆瓦雲計算集羣 Prometheus。一旦上線,Meta 將成爲首批擁有 Prometheus 規模 AI 訓練集羣的技術公司之一——1 千兆瓦足以爲超過 75 萬戶家庭供電。這樣的計算能力將爲訓練下一代 AI 模型提供強大的硬件支撐。

圖丨Meta 規劃另一個的 5 千兆瓦級 Hyperion 數據中心規模鳥瞰圖(來源:Meta)
當然,扎克伯格也再次重申了精英人才的核心價值,他說:“你可以擁有成千上萬的 GPU,但如果你沒有合適的團隊來開發模型,那就無關緊要了。”隨着趙晟佳的加入,Meta 現在擁有兩名首席 AI 科學家,包括 Meta FAIR 實驗室負責人 Yann LeCun。與 MSL 不同,FAIR 專注於長期 AI 研究——可能在 5 到 10 年後使用的技術。Meta 的基礎 AI 研究組(FAIR)仍將由 Yann LeCun 領導,保持與新實驗室的獨立運作。
隨着趙晟佳的加入,Meta 內部的 AI 研究版圖也變得更加清晰。現在,Meta 擁有兩位首席 AI 科學家:一位是新上任的趙晟佳,負責領導 MSL;另一位則是圖靈獎得主楊立昆(Yann LeCun),他將繼續領導 Meta 的基礎 AI 研究團隊(FAIR)。兩個團隊分工明確,FAIR 將繼續專注於可能在五到十年後才能應用的長期性、探索性 AI 研究;而 MSL 則更加聚焦於產品和具體使命,其核心任務是構建與人類價值觀對齊的人工超級智能(ASI,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並推動其儘快落地。
作爲親身參與並締造了 ChatGPT 和 GPT-4 等現象級產品的核心人物,趙晟佳具備將前沿研究成果成功轉化爲產品的寶貴經驗,這正是 Meta 當前階段最需要的能力。
這一任命也再次凸顯了 Meta 的戰略決心:即在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扎克伯格看來,ASI 並非遙不可及的“登月計劃”,而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基礎性技術平臺。在這一決定未來的關鍵賽道上,Meta 正集結重兵,準備與 OpenAI、谷歌等對手展開正面較量。
參考資料:
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25/meta-says-open-ai-hire-is-superintelligence-group-chief-scientist
運營/排版:何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