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2025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品牌哈弗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外國品牌汽車銷量中位列第一。除了哈弗,銷量前三的外國品牌裏還有中國的奇瑞和吉利。
不過同期,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外國品牌新車銷量整體同比下降 36%,1 月到 6 月,該地區新車上牌量共 2.54 萬輛,比 2024 年同期減少 32.3%。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中國汽車品牌能佔據前三中的三席,表現格外突出。
這一成績的取得並非偶然。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在質量和技術上不斷提升。以哈弗爲例,其推出的多款 SUV 車型,在設計上兼顧實用性和美觀度,配置豐富,價格卻比不少歐美品牌更有優勢。奇瑞和吉利也憑藉各自的技術積累,在新能源和傳統燃油車領域都有不錯的產品佈局。
據悉,邊疆區暢銷的哈弗JOLION車型專門爲俄市場做了三項改造:加強底盤防鏽塗層(應對黑海鹽霧)、增大油箱容積(適應地廣人稀)、方向盤加熱按鈕比國內版大兩倍(方便戴手套操作)。這種本土化策略收效明顯——今年前6個月,僅JOLION在邊疆區就賣出2100輛。

俄羅斯當地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之前一直覺得歐美車靠譜,買了哈弗之後發現,性價比很高,開着也順手,維修保養也方便。” 還有人說:“中國車的配置很貼心,像大屏導航、倒車影像這些實用功能都配齊了,價格還合適。”
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崛起,一方面得益於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和當地市場環境變化有關。受一些國際因素影響,部分歐美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供應和服務出現波動,而中國汽車品牌抓住機會,加大了在當地的投入,完善了銷售和售後網絡。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也反映出中國製造業的升級成果。中國汽車不僅在國內市場表現亮眼,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銷量數據,只是中國汽車出海的一個縮影。
當然,市場競爭永遠存在。未來,中國汽車品牌還需要持續提升技術水平,根據不同市場的需求調整產品策略,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走得更穩更遠。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更多優質且價格合適的選擇,無疑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