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po
誰能想到,這個暑期檔最上頭的古裝劇,會是一部把觀衆吐槽、套路公式和角色命運全部寫進劇本里的穿書喜劇?
《書卷一夢》自從開播到今晚推出加更禮之時,已然完成了從“腦洞神劇”到“全民熱劇”的躍升,成爲當下最具討論度以及全民共創體質的爆款劇。
該劇在開播25小時即達到愛奇藝站內熱度8500,創愛奇藝今年開播首日熱度最高紀錄。並且登頂貓眼、骨朵、豆瓣、vlinkage、藝恩等各大第三方數據平臺榜首。

前期預告片時,該劇就因爲“大婚修羅場三角捅”名場面引發期待,播出之初因女主吐槽內娛劇本會引來網友熱議,隨着劇情進入中後期,觀衆逐漸意識到主角並非唯一的“覺醒者”,又圍繞“誰纔是紙片人視角”討論得熱火朝天。
可以說繼《臨江仙》打響暑期檔頭陣後,《書卷一夢》接檔再度引爆討論,成功實現熱度接力,也讓愛奇藝意外打出了一套風格互補、排播銜接流暢的“古裝雙響炮”。
短劇節奏+長劇質感,其實早已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今年愛奇藝靠《臨江仙》和《書卷一夢》連續出圈,說明這兩部劇贏在了真正把“節奏爽感”做成了結構設計,把“觀衆互動”變成了內容引擎,不只是快,還足夠好看、耐看,才真正打動了觀衆。
所以這部劇不僅是劇情在反套路,更像是在用解構的方式爲古偶劇打開了新的可能,也讓觀衆看到這類題材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古裝劇二次創新,打開觀衆的想象力
古裝劇從來不缺觀衆,但觀衆越來越缺“驚喜”。
近幾年,當各種同質化的設定遇上觀衆的彈幕吐槽、短視頻玩梗,就會發現標準套路不再是安全區。觀衆的標準變了,他們要的不止是“翻牌”式劇情,更要是“拆臺”式劇情:最好編劇比觀衆更早自我吐槽。
比起跟風別人火過的套路,《書卷一夢》似乎更想玩一些新鮮的東西。它不是簡單地標新立異,而是從劇本結構到人物設定整體翻新,精準踩中當代觀衆的審美轉向。
開場時,劇中角色就搶先完成對古偶公式的拆解:女主不等觀衆吐槽,直接喊出“不能爲了推動劇情,把演員當工具人吧?”劇本機制、設定反轉、甜寵名場面等內容全都變成“自帶彈幕”的元設定,把“癲”感玩出了節奏,也將劇情反套路變成劇情本身的一部分。

在劇情設定中,女主作爲一名現代演員意外穿入劇本世界,不再是被命運推着走的“紙片人”,而是試圖與規則博弈的理智玩家。每一次與“強制劇情”的對抗背後,都是她不斷更新的判斷和決策。觀衆在笑點和反轉中被持續帶入,也在角色的每一次突破中獲得爽感和共鳴。
這種設定帶來的不是簡單的劇情反轉,而是從結構到敘事的整體重塑,也是《書卷一夢》對於觀衆“古裝劇是否還能帶來驚喜”的回應,它從根上開始“翻劇本”,即進行自我解構式的劇情反套路。

角色不是爲了完成設定而存在,而是有了意識、有了反思,甚至有了對抗,“紙片人覺醒”也成爲了本劇另一條極具討論度的暗線。
觀衆對於“哪些角色是紙片人,哪些角色已經覺醒”的猜測,研究得都頗有道理。這不是劇情的懸念設定,更像開啓了觀衆與劇集之間的“共讀遊戲”。網友自發整理角色動機、分析行爲反常點,繪製出“劇本線索圖譜”,使得劇情具備了極強的“二刷體質”和可解讀性。
這也意味着,《書卷一夢》的互動性不僅來自劇情反轉的密集度,更來自觀衆與劇本機制之間的博弈感。一部劇能否激發觀衆的“參與衝動”,成爲如今衡量熱度之外的另一重標準。
觀衆第一遍看的是笑點和節奏,第二遍則開始覆盤伏筆、分析結構、整理線索圖譜。這種解讀空間的打開,正是區別於“看完即忘”的短快型古偶劇的重要特質。



這也是《書卷一夢》真正有趣的地方,它的反套路不止於單一情節,更是在搭建一套全新的古裝劇觀看方式;它的創新也不止於建立一種劇本機制規則,更是爲提供了有別於傳統古裝劇、讓“角色意識+觀衆視角”共同驅動的敘事新模版。
在類型劇框架內完成內容表達的再造,纔是真正打開了當下古裝劇最具生命力的觀看空間。

從快節奏到長敘事,驗證古裝劇融合式升級
如果說熱度破萬的新式仙俠《臨江仙》,靠爽點密集、情緒釋放打響暑期檔頭陣,那麼《書卷一夢》則延續了“高開高走”的熱度走勢完成檔期接力。前者深情綿長,後者癲而不瘋,兩部劇在調性上各走一路,卻在口碑、熱度與創作表達上形成合力,成就了愛奇藝的暑期檔“古裝雙響炮”。
這背後並非古裝題材的重複出牌,而是內容創新與創作方式的同步升級。
《書卷一夢》沒有簡單套用“強設定+強情緒”的傳統模式,也沒有照搬“長劇短劇化”的節奏模版,而是在“短劇節奏”與“長劇品質”之間完成了融合:節奏可以快,邏輯必須穩,劇情高密度推進,情緒厚度照常保留。

劇集用“無限流死亡循環”導入“劇本機制”設定,節奏緊湊、信息密度高、反轉頻出,每集幾乎都精準踩在“名場面”爆點上。但這不是爲製造追更焦慮,而是爲後續長線鋪墊提供穩定支撐,帶動劇情螺旋上升、觀衆情緒逐層累積。
機制的推動也並非簡單重複,而是節奏與人物關係同步推進的動力源。每一輪“強制劇情”背後,是角色在衝突中不斷變化與突破的結果,既不拖沓也不空轉。
比如從開篇到尾段,宋一夢與南珩、宋一汀乃至全劇人物之間的對抗從被動到主動,實現從個人逃避到全員介入的“覺醒式進展”。觀衆追的,不止是劇情線,更是人物之間關係的張力釋放。
這種“段落式結構”既有“機制博弈”的推理爽感,也有“宿命對撞”的長線厚度。觀衆看到的不僅是權謀博弈,更是在“命運系統”中人物如何謀求掌控。這種“長劇情感+快節奏爆點”的模式,讓人物發展與情節節奏緊密咬合,推動內在驅動力自然流轉。

同時宋一夢也從吐槽劇本的旁觀者,到主動探尋命運節點的入局者,其成長不是單點爆發,而是在反覆碰壁與試探中完成的漸進式建構。她的現代性認知,正是長劇才能承載的慢生長線。
長劇的優勢,也恰恰在於能用足夠體量容納情緒波動、動機翻轉與價值沉澱。如果說短劇是情緒瞬爆,《書卷一夢》則是在撕開傳統結構後,用角色的真實回應完成新的縫合,構建出更新鮮的關係和感情結構。

這種做法的底層邏輯,是讓“快節奏”成爲支撐“長劇質感”的一個新支腳。
在如今觀衆觀劇習慣更加速食、互動性更強的語境下,《書卷一夢》的設定給古裝劇的敘事方式提供了新選項,原來不是隻有短劇才適合當代節奏,只要情節合理、鋪墊紮實、人物沉澱,長劇在細膩度、沉浸感、快節奏的多點優勢支撐下,也能爆點頻出、全程高能。
融合式升級,並非折中,而是打通類型新表達的可能。

結語
愛奇藝靠《臨江仙》《書卷一夢》的接連排播,讓這個暑期檔的古裝劇再度煥發了新鮮感,並穩居暑期檔“熱度高地”。一個拓展仙俠邊界,一個重構敘事節奏,各自風格獨立又不失並肩表達,不只實現了熱度接力,也爲類型劇開闢了更具活力的表達路徑。
此前,雲合數據也顯示,2025年上半年累計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中,愛奇藝8部上榜作品,5部爲古裝劇。從類型融合到結構重塑,從角色塑造到觀衆共創,這些作品以不同方式展現出古裝劇在當下語境的可能性。

《書卷一夢》後,愛奇藝仍有探案題材《朝雪錄》《定風波》、古言題材《與晉長安》《一笑隨歌》等豐富的古裝劇儲備,覆蓋權謀、輕喜、羣像等多種調性風格。
與此同時,懸疑題材《正當防衛》、科幻題材《不眠日》、刑偵題材《圍獵》、現實題材《生萬物》等諸多項目也相繼開播或釋出新物料,覆蓋各賽道形成內容層面的共振。不同類型作品交替登場,有節奏、有梯度地拉開接下來的內容版圖。
熱度之外,最可貴的就是平臺對古裝創新的持續突破突破,對全品類好內容的持續輸出。這個夏天,愛奇藝交出了一份充滿變化令人驚喜的答卷,也給了觀衆繼續期待新故事的理由與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