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拍短劇,沒有李雲龍?“碰瓷”IP成短劇新營銷密碼

由 搜狐娛樂 發佈於 娛樂

'25-07-16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亮劍》要拍成短劇”,這條消息近來吸引了不少關注。

事實上,這是一部與《亮劍》僅有少數班底重合的作品,包括《亮劍》中飾演政委的何政軍、騎兵連連長江水、日本軍官楊清文等演員,宣佈將一同拍攝短劇《山河迴響》。

而在內容上,該劇與《亮劍》也僅存在題材相近的關係。該劇講述的是一個雙線敘事結構的故事,一是關於電臺情報員和戰友們傳遞重要情報、保護電臺;二是2025年大學生通過一臺神祕老舊電臺,接收到86年前的求救信號爲線索展開,表現不同時代下的家國情懷。

應該說,邀請《亮劍》班底是一種很聰明的選擇。

消息一出,#亮劍原班人馬拍短劇 話題直接衝上抖音娛樂榜TOP1,相關熱點話題吸引了827.8萬人圍觀;在微博,#亮劍原班人馬拍短劇山河迴響#話題還獲得了新華社領銜的衆多藍V賬號傳播。

演員楊清文、江水還發布《亮劍》成員時隔21年再次重聚的視頻,部分視頻點贊超60萬,並由此形成了《亮劍》的強捆綁。

這種傳播策略顯然是非常有效的。在微短劇覆蓋的廣大下沉市場,《亮劍》有着深厚的觀衆基礎。作爲中國抗戰劇經典,《亮劍》創造了多項難以企及的紀錄:2005年央視電視劇收視率年冠;累計重播超過3000次;豆瓣評分高達9.5,穩居華語電視劇Top10。

其中的多數受衆,恰恰與微短劇受衆高度重合。在製作方的前期大力宣傳下,該劇播出後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如今這種所謂“長改短”的“碰瓷”式營銷,在微短劇領域已經屢見不鮮。

截至目前已有十餘部經典影視作品被“短劇化”,包括《大話西遊》《還珠格格》等20多年前的影視經典IP,以及近些年來口碑熱度不錯的《隱祕的角落》《慶餘年》《新聞女王》等劇集。

而從實際操作來看,相關內容多數僅僅是在原作世界觀的基礎上,創作的全新故事。

比如《還珠格格》衍生劇《還珠》由胡連馨、羅一舟等主演,講述的是女明星林歲歲穿越到“還珠”世界,與冷麪王爺景淵發生的故事;《慶餘年之少年風流》《慶餘年之帝王業》則是正片故事的前傳;《隱祕的角落》衍生短劇《朝陽初升》,則講述朱朝陽成年後如何從離奇案件中脫身。

但應該看到,這種“碰瓷”營銷雖然能夠在前期帶動一定的影響,並未製造所謂行業爆款。這與長劇、微短劇受衆需求的差異有關,也涉及到核心受衆的預期往往與成片不符。

《亮劍》的優點或許在於,其受衆基礎在微短劇市場確實有着天然的優勢。但也需要看到,如果該劇在播放之後品質不達預期,不排除會遭遇前期營銷的反噬,甚至目前這種捆綁策略就已經遭遇了“沒有李雲龍算什麼《亮劍》”的吐槽。

在微短劇市場逐漸趨向於專業化、精品化的當下,如此營銷策略的出現,應該說是正常的商業行爲,也是許多傳統影視版權方下場微短劇的必由之路。但想真正兌現熱度,或許更應該在內容上多花些心思。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