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憓兩年打進上流圈!霍家兄弟讓C位給她,香港中產養女天花板

由 商務範 發佈於 時尚

'25-11-04

範主說:步步進階

昨天,在大灣區很有人氣的“微笑劍後”江旻憓,宣佈參選香港立法會,“體而優則仕”。

在炮臺山藝術展覽場地外會見媒體,信和集團主席黃永光、大馬首富之子郭孔華、美麗華集團高層、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等一衆旅遊地產界大佬都來站臺。

記者會現場,江旻憓又祭出招牌笑容,還頻頻回頭望向身後業界支持者,數度表示“不知要望向什麼位置、應回答哪條提問”,雖然見過大場面,但還是有點緊張。

面對不符合立法會參選資格的質疑,江旻憓還表示報名前宣佈已申請放棄加拿大護照;而對於跨界參選的專業性質疑,則以“體育精神適用於所有界別”回應。

自從在巴黎奧運會獲得擊劍冠軍後,這位來自中國香港的“天之驕女”,可是獲得了潑天的流量關注。

擁有撞臉“林志玲”+“朱玲玲”的甜美顏值、1米78的模特身高,又有成爲奧運冠軍的絕對實力,斯坦福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畢業,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博士,人大法學碩士這些學霸頭銜都被她一一拿下。

從拿下奧運冠軍,到迅速宣佈退役直接加入香港賽馬會擔任對外事務助理經理,再到現在暫停馬會職務參選議員,江旻憓的“上行之路”可謂步步爲營。

奪冠之後,她和負責體育事業的霍家交集也很多。之前和霍震霆老爺子同在香港巴士巡遊,一個在前打趣梳頭,一個在後捧腹大笑,畫面十分和諧。

熱心的網友們更是給她和“鑽石王老五”霍啓山“拉郎配”。之前她和霍家三兄弟霍啓剛、霍啓山和霍啓仁同框,還站了C位。

不過現在的江旻憓,看上去似乎並不需要用“豪門”二字來定義自己,如今宣佈參選議員,乾脆“自己做豪門”。

一路走來,不斷向上攀升,每一步都踩得穩準狠,讓人不得好奇,這個每次面對鏡頭都從容隨和,卻又外柔內剛,反差強烈的“中產貴女”究竟何方神聖?今天範主就來給大家扒一扒~

Step 1.

精英教育打基礎

原生家庭支持全方面發展


有人說,江旻憓的家庭就是富養女兒的“天花板”。“家庭的託舉”正是她有機會得以向上的第一個助力點。而她的今天,卻遠不止一個“富養”那麼簡單。

江旻憓1994年出生在中國香港。2歲跟隨父母移居加拿大,6歲又返港生活,早早地看到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多元。這是江旻憓父母幫她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尤爲關鍵的第一步。

她的爸爸江國輝是香港浸會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而媽媽則是香港TVB的藝人導師。雖然身份還有待考證,但毋庸置疑,她的家庭條件,一定足夠優渥。

整個進階之路,從中學擇校就開始了。

她的母校,香港最老牌的國際學校“英基沙田學院”非常不一般。隸屬英基(ESF)學校協會旗下,是香港最大型的國際學校組織。不僅歷史悠久,教育理念和培養方式也都非常精英化。

朱玲玲、徐子淇等豪門闊太以及現香港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都出自這裏。

進入這個學校就像坐上了抵達藤校的直通車,培養的就是將來可以進入牛津、劍橋、哈佛、斯坦福這些學校的精英學子。

當然,江旻憓當初靠的也是自己的實力考進斯坦福的。2012年她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是41分(滿分45分),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沒錯了。

即便後來選擇了運動項目,也沒有放棄學業。甚至在選擇專業上,也非常的“精英化”,不是國際政治,就是法律學科,給日後的進階埋下了伏筆。

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會跳芭蕾,會彈鋼琴。鋼琴從3歲就開始學,一學就是很多年,打下的都是童子功,到現在也是信手拈來。

會跆拳道,且練到了黑帶;會滑冰,一學也是6年之久,這項目現在很多中產也都在卷。

擊劍那就更不用說了。她喜歡各種運動項目,什麼都喜歡玩一玩,主打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興趣愛好的培養上,父母也一直尊重她的想法。

雖然媽媽希望她學習芭蕾舞,但當她表達出自己並不喜歡的時候,媽媽沒有逼迫她繼續學下去,反而發現了她跆拳道居然可以打到黑帶的閃光點。

她說:我喜歡“打架搏鬥”一樣的運動,我喜歡對抗。於是一家人平衡商議,在尊重她意願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擊劍”。

爸爸說:擊劍就像對抗搏鬥運動中的“芭蕾”,既有力量衝突,又十分高貴優雅。

爲了支持江旻憓練劍,爸爸給她的擊劍啓蒙教練陳偉勁在香港開了一家擊劍俱樂部,給剛從內地初來乍到,做擊劍教練的陳偉勁解決了所有的後顧之憂。爲了培養孩子,真是捨得下血本。

Step 2.

在擅長的賽道做到最強

實現個人目標


自從江旻憓確認自己熱愛擊劍這項運動,就開始了異於常人的努力。因爲她知道,只有做到最強,才能實現破圈。教練陳偉勁曾經說過:她自律得不像地球人。

每天凌晨5點起牀,開始做功課&練劍,然後去上課,下了課再去練劍,週而復始。趕上比賽的時候,她爲了不落下學業內容,大部分的功課都在飛機或者酒店裏完成。

當同齡人還在泡吧、蹦迪、爲愛情小事黯然神傷時,江旻憓已經開始爲自己的未來暗下決心了,那個決心就是:要成爲擊劍冠軍。

她目標感強烈,又找了一條定位精準的小衆賽道,這就意味着會有更多自我突破的可能。要知道,在香港練擊劍,是非常容易出成績的。一是因爲歷史悠久,二是培訓專業系統,三是政府扶持,投入各種資源,就是要讓這項運動在國際賽場上打出絕對優勢,建立特色,推動發展。

懂得選擇,努力自律,目標感強又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成爲冠軍的路上,一切困難與痛苦對江旻憓來說,都是不值一提的擦傷。

2016年,爲了備戰巴西里約奧運會,她休學了一年,第一次站上奧運賽場,她只拿到了第11名的成績,她不甘心,於是發瘋一樣加強練習。

2017年訓練的時候,韌帶便出現了問題。傷病是每個運動員都會面臨的,對她來說也不例外。逐漸康復後在備戰世錦賽的前夕,韌帶撕裂傷突然加重,不得不先後動了兩次手術。這也讓她痛失了東京奧運會的金牌,僅拿到了個人賽第五名的成績。

對她來說,除了帶傷突破,沒有第二種選擇。

在巴黎奧運比賽前,她的膝蓋其實又受了傷,一度無法進攻,直到比賽前兩週纔算調整好身體狀態。

不過最終,她頂下了所有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逆境翻盤,一戰奪金。一步一步地實現了那個在十幾歲時就暗戳戳下定的決心,這條決心之路一走就是將近20年。

這種鼓勵人心的“正向思維”,在後來的活動上也被霍啓剛大讚。他們看上去都充滿勇氣和力量,開朗樂觀又感恩包容,懂得多角度考慮問題,習慣總以微笑和善良對待他人。

Step 3.

進入上流圈層

邁上一級的人生臺階


在實現了自己的擊劍夢想後,大家本以爲她會藉着這次機會,在以後的時間裏,繼續爲中國香港隊拼出好成績。沒想到,她卻瞬時選擇急流勇退,對外官宣,正式退役。

轉而加入香港賽馬會對外事務部,負責協助推行一系列有關社會公益、青年體育事業發展等相關項目。

要知道,香港賽馬會這個地方,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進的。它幾乎囊括了整個香港最上流的圈層,裏面的人全部非富即貴。

而成爲香港賽馬會的會員,對富豪們來說,不僅代表着你的個人財富和影響得到了認可,更代表着這個人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貢獻得到了推崇。

成爲會員會有非常嚴格的篩選機制,甚至很多會員都是以家庭世襲制的形式進入賽馬會的。作爲馬主,買一匹寶馬所需費用要在100萬港幣左右,而每個月養馬的各種開銷和訓練費用等,就需要5萬港幣左右,比養人可貴多了。

由此看來,光有錢是不行的,你得有人脈。說白了,如果你的家族興旺,血統優良,那麼你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擁有這一切,成爲如此老錢聚集地的一員。

2017年,李嘉誠首次亮相長孫女就是在香港賽馬場。早在30年前,他就癡迷賽馬,還擁有過屬於自己的寶馬3匹,爲其花費重金早已不計其數;許世勳家族也愛賽馬,還擁有價值260萬的純血馬“燦惑”,幫他贏了將近2500萬港幣......

在香港,賽馬會是一個幾乎可以催化所有商業關係、商業機會以及商業價值的地方,而江旻憓選擇來到這個地方,就又下了一步穩準狠的棋。

早在多年前做公益慈善的時候,江旻憓就屢屢被香港賽馬會贊助。在這個過程中,她便認識了她的現任上司譚志源。他之前是特首辦公室主任,還是伏明霞老公的梁錦松的得力干將。

她現在負責的事務,也正是社會公益事業的對外推廣,可以說是非常的“正中下懷”了。在她的IG和Facebook上,幾乎都是做社會公益的照片並且囊括了方方面面。

這很難不讓人把這些前期鋪陳的軌跡與現在到達的目的地,加以聯想。

她曾說自己的夢想不止是成爲擊劍冠軍,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設立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在這種公益事業中給小朋友們帶來更多運動樂趣;她還希望有機會可以去聯合國工作,在國際環境中實現更多更大的公益價值......

而接下來希望實現的這一切,單靠一個奧運冠軍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有了香港上流圈層的支持,一切看上去好像就不太費力了。光是這次支持參選的陣容,就相當不簡單。

Step 4.

讓內核足夠強大

成爲真正的自己


生活中的江旻憓,褪去冠軍光環,看上去就是一個甜美可人的鄰家女孩,也是家長口中總被提起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不僅喜歡運動,喜歡做公益做慈善,還喜歡逛菜場、做甜品,提倡低碳飲食。

喜歡可愛的玩具熊和漂亮的鮮花,有空的時候就去讀書和旅行。

穿衣打扮總是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從來不穿大logo。都是基礎的T恤衫、針織衫或者牛仔褲、運動褲。

尤其這種肩披一件針織衫的穿搭方式,很有老錢風既視感,怎麼看都很舒服。

還給RIMOWA拍過大片,看上去幹練又高級,是真正意義上的可鹽可甜了。

似乎越是目標清晰,信念篤定,越不需要奢侈華麗的裝扮點綴,而相比起“嫁不嫁豪門”,做更好的自己纔是更重要的事。

對於她的故事,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