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遭遇平臺期?減完又反彈?這份科學減重攻略教您破解減重難題!

由 北京順義健康教育 發佈於 健康

'25-05-08

在健康生活的道路上,科學減重一直是大衆關注的焦點。健康體重不僅關乎外在形象,更是內在健康的基石。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實現科學減重?如何避免減重誤區,真正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



緩解夜間飢餓感

“白天自控力強,傍晚卻漸漸失控”,這成爲很多成年人在健康體重管理方面面臨的一大挑戰。這一困境主要是因爲夜晚飢餓感增強。夜晚食慾失控並非單純因意志力薄弱,而是生理、環境、行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隨着夜幕降臨,促進食慾的胃飢餓素大量分泌,而抑制食慾的瘦素水平下降,形成“雙重飢餓信號”;白天累積的工作壓力,使得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分泌在夜晚達到高峯,驅使身體渴望高能量食物;熬夜、失眠引發的晝夜節律紊亂,導致褪黑素分泌推遲,進一步促進夜間加餐的衝動。

如何緩解

首先,優化晚餐結構,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低脂優質蛋白食物(如雞胸肉、豆腐)的攝入量,延緩胃排空速度,從而獲得持久的飽腹感。

其次,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減少鹹味對大腦飢餓中樞的強烈刺激。

最後,正確飲水也很重要。小口慢飲50~100毫升水,能有效減輕飢餓感。

另外,如果睡前飢餓感特別強烈,不妨補充一點健康小零食,比如1根小香蕉、1箇中等大小的蘋果、1杯低脂或脫脂的酸奶(或牛奶)、1個水煮雞蛋等。這些食物能幫助我們穩定情緒,有助於增強飽腹感,抵禦夜間飢餓感的侵襲。



突破減重平臺期

明明喫得很少,也在持續鍛鍊,但體重還是維持在某一個數字遲遲不變。相信這是不少朋友減重時遇到的又一大困難。實際上,減重期間,體重並非一條直線持續下降,而是會經歷多個平臺期。這是因爲當減少能量攝入一段時間後,身體會啓動“節能模式”,降低基礎代謝率,讓機體能量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體重減輕的步伐停滯。

如何突破平臺期

要突破平臺期,就要給予身體新的刺激,重啓身體的代謝引擎,從而撼動穩定的體重。

第一,告別那些極端減肥法,選擇科學減重法。

第二,重新評估飲食方法和運動模式,堅持均衡膳食交替進行不同的運動方式。以限制能量飲食爲例,可以在現有飲食能量不變的基礎上,增加蛋白質的比例,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還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B的攝入量,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從而儘快走出減重平臺期。

圖片



破解體重反彈魔咒

減重難,維持減重成果更難。研究發現,絕大多數肥胖者在減重後2年內,減掉的體重就會反彈50%以上;減重5年後,減掉的體重會反彈80%以上。減掉的體重會隨着時間推移慢慢反彈,這被稱爲“溜溜球效應”。

身體似乎對“高體重”狀態有着某種固執的偏好,這是因爲人體內的脂肪細胞存在着一種“肥胖記憶”。減重後的脂肪細胞雖然體積縮小但數量不變,這種體積的收縮會引發脂肪細胞內外壓力的變化,進而通過炎症反應和分泌脂肪細胞因子等一系列機制引發體重反彈。

此外,很多減重者在達成階段性目標後,大腦中會錯誤地發出“放鬆”的信號,使他們又恢復到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旦恢復既往飲食,脂肪細胞就會迅速吸收超過正常水平3倍的能量,進一步蓄積脂肪。

體重維持是減重後的又一大挑戰。要想成功保持,需要科學的減重方法和堅強的意志。身體對體型有着記憶力,因此,在減到標準體重之後,減重者還應至少花3個月來鞏固減重成果

如何破解

在維持體重的階段,養成以下好習慣能幫助減重者有效破解體重反彈的魔咒:

每天測量體重,計算食物能量,稱量食物分量,提前規劃三餐,少喫自助餐,抵制零食誘惑,多喫飽腹感強的食物,適當延長運動時間,鍛鍊肌肉,不忽略早餐

同時,經常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穀物和深海魚類,採用健康烹飪方式。以上方法能夠調節腸道微生物,減少氧化應激,改善身體的炎症反應,從而穩固減重效果。



圖文來源:慢性病防控與健康、健康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