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20年來最嚴重軍事衝突,激烈空戰後局勢能否降溫?

由 第一財經 發佈於 熱點

'25-05-07

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了2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武裝衝突。

據新華社報道,5月7日凌晨,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動“辛多爾行動”,對巴方9處目標進行導彈打擊。印方表示行動打擊重點是“恐怖主義基礎設施”。

在印度發起“辛多爾行動”後不久,巴軍隨即展開反擊並擊落印空軍戰機,據印度媒體報道,至少3架印軍戰機7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此外,巴基斯坦軍隊6日至7日凌晨在克什米爾地區向印方多個哨所開火射擊。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遊客的重大槍擊事件,在印度將責任推給巴基斯坦方面後,外界就預感印度將對巴基斯坦發起軍事行動,不過此次行動的力度還是超乎此前估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林民旺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巴基斯坦認爲此次槍擊事件與本國無關,印度無端遷怒於它,使得巴基斯坦感到相當憤慨,對於事態的發展需要觀察巴基斯坦如何報復。

不過林民旺也表示,印度對巴基斯坦進行軍事打擊,巴基斯坦則擊落了印度戰機,雙方均可向國內有所交代,且如今各大國也在呼籲雙方息事寧人,預期局勢將進入降溫軌道。

印巴紛爭再燃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因爲克什米爾問題在歷史上曾爆發過三次規模較大的戰爭,不過在2003年雙方實現停火之後,雖時有小規模的摩擦,但大致還能維持“冷和平”的狀態。

而5月7日的這場衝突,是雙方實現停火20多年以來最爲嚴重的一次。

據印度軍方表示,印軍7日發起“重大軍事行動”,針對巴基斯坦境內9個“恐怖基礎設施”目標地點發起襲擊。印度國防部說,此次軍事行動“目標明確、慎重且不會升級”。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裏7日在發表電視講話時說,印度空軍戰機自印方空域向巴境內發射導彈,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等地區,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首府穆扎法拉巴德、戈德利地區等6個地點遭遇襲擊,多座清真寺被損毀。

以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往往侷限於克什米爾地區,而此次印度則對巴基斯坦本土地區也發動了襲擊,造成了衝突的外溢。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已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印度對巴空襲行動,稱“巴方完全有權對印方發動的戰爭行爲作出回應”。

對於印度的軍事行動,巴基斯坦早有防備。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阿陶拉·塔拉爾在4月30日凌晨曾透露,印度恐將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對巴採取軍事行動,印方任何軍事冒險行爲都將遭到巴方堅決果斷回擊。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7日凌晨發表聲明說,巴空軍已擊落5架印軍戰機,併發射導彈摧毀了印方境內一處軍事指揮部以反擊印度對巴空襲,所有參與行動的巴空軍戰機均已安全返回。

印度境內一場針對遊客的恐怖襲擊誘發了此輪衝突。事發地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哈爾加姆(Pahalgam),此地有印度“小瑞士”之稱,一度還是印度寶萊塢電影的重要取景地。然而在4月22日下午,一羣武裝分子突然從樹林中衝出,用機關槍掃射此地的遊客,造成至少26人死亡,多人受傷。

死傷者大多數都是遊客。在死亡人員中,除一名尼泊爾遊客外,其他都是印度公民,且多爲印度教徒,這是印控克什米爾地區20多年以來針對平民的最嚴重襲擊。

爲此印度將此次重大軍事行動稱爲“辛多爾行動”,辛多爾(Sindoor)是指印度教婦女婚後在額頭上抹的硃砂。在4月22日的襲擊中,襲擊者主要針對信仰印度教的男性,在襲擊發生後,一名婦女躺在丈夫遺體旁的照片在印度網絡上廣爲流傳,點燃了印度民間的怒火。

印度和巴基斯坦上一次發生如此烈度的衝突還是在2019年2月。在當年2月14日,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在印控克什米爾遭遇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至少40名士兵在襲擊中喪生。

印方指責巴方支持宗教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巴方否認並抗議印方“無端指責”。此後,印度空軍12架“幻影”式戰機在2月26日凌晨越過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轟炸並摧毀“穆罕默德軍”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營地。

影響外溢

除了軍事措施外,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期均採取其他強硬措施,引發局勢升級,其中最引發關注的是印度欲切斷巴基斯坦水源。

印度總理莫迪5月6日表示:“從現在開始,印度的水資源將只爲印度利益服務,爲印度而儲備,爲印度發展所用。”莫迪這番發言雖沒有直接提及巴基斯坦,但指向性很強。此前,印度在4月23日宣佈暫停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讓外界頗爲喫驚。

這一條約已有60多年曆史,此前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1960年,經過了9年艱苦談判,印巴雙方在世界銀行牽頭下籤訂了這一條約,就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資源在印巴之間的分配作出規定,該條約還要求印巴兩國共享有關水排放的信息,以防止對下游造成損害。

即便在1965年和1971年兩次印巴戰爭以及1999年雙方大規模武裝衝突中,印方也沒有暫停執行這一條約。巴基斯坦指責印方多年來一直尋求退出該條約,現在試圖以槍擊事件爲藉口達到目的。

在宣佈暫停執行後,印度方面很快有所動作。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政府4月27日表示,印度方面當天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傑赫勒姆河上游開閘泄洪,導致下游巴方多地水位急劇上升,甚至引發洪水。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政府認爲,印度蓄意實施“針對供水系統的恐怖主義”,違反了《印度河用水條約》。

據印度媒體新德里電視臺5日報道,印度已經切斷了傑納布河伯格利哈爾大壩的水流,並計劃在傑赫勒姆河基薩甘加大壩採取類似措施。

巴基斯坦全國大約70%的農業灌溉和生活用水都依賴印度河及其支流,而農業是巴基斯坦經濟和農村生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一旦中斷水源或開閘泄洪,對巴基斯坦的糧食生產、飲水安全以及經濟穩定都會造成嚴重後果。

同時,印度政府2日宣佈立即禁止從巴基斯坦直接或間接進口所有商品。巴基斯坦政府則於4日宣佈,禁止通過陸路、海路和航空轉運進口原產於印度的貨物,並禁止第三國向印度出口的貨物從巴基斯坦過境。

此外,在印巴空戰後,巴基斯坦民航及安全部門發佈緊急公告,宣佈巴暫時關閉領空48小時,包括首都伊斯蘭堡、拉合爾、卡拉奇等地的主要國際機場均已緊急關閉,伊斯蘭堡國際機場所有航班取消,部分擬落地航班已返航。印度方面也採取了類似措施。

這一突發情況讓很多往返於亞歐大陸之間的旅客“躺槍”。如大韓航空7日發表聲明說,往返於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和阿聯酋迪拜之間的航班,因爲迴避巴基斯坦領空而停飛。由於俄烏衝突持續,很多航空公司因各種原因已迴避俄羅斯領空,而如今印巴衝突,讓航空公司能選擇的空域更加狹窄。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