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做出最新預測:所有超級計算機都有量子計算

由 第一財經 發佈於 熱點

'25-05-19

宴請中國臺灣供應鏈廠商負責人後,英偉達CEO黃仁勳5月19日上午站上了COMPUTEX 2025主題演講講臺。去年,黃仁勳在COMPUTEX主題演講中放出了英偉達AI芯片數年的迭代路線圖,今年,黃仁勳的父母也來到了現場,黃仁勳再次談及對AI需求的判斷和英偉達的進展。

“英偉達進駐臺灣已經有30年。今年我們來聊聊我們在哪裏,在前進的行業中我們要去哪裏。”黃仁勳開場說,英偉達最初是一家芯片公司,目標創建一個新的計算平臺,創辦10年後,英偉達意識到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已經到來,需要重塑技術堆棧的每一層。2016年,英偉達推出第一代DGX超級計算機,這臺機器被黃仁勳捐給了OpenAI,自此開啓了人工智能革命。

在整場演講中,黃仁勳再次強調了英偉達作爲AI基礎設施廠商的地位。

他表示,歷史上沒有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會一次性披露5年計劃,但英偉達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基礎設施公司,英偉達的規劃關乎業內公司的融資、電力和土地等規劃。“就像此前的工業革命,當時西門子在世界各地建設新的基礎設施,人們開始意識到有一種叫做電力的新技術。10年後回過頭看,你會發現,AI也已經融入一切事物。”黃仁勳稱。

此次黃仁勳透露了英偉達一些業務進展。“Grace Blackwell是一臺會思考的機器,我們全面投產了,但(生產)也極具挑戰性。現在Blackwell在逐步上線。我們的進展是,三季度芯片將升級爲Blackwell GB300,裏面的芯片升級了。”黃仁勳表示,GB300推理性能提升了1.5倍,HBM內存容量增加了1.5倍。

英偉達對量子計算的判斷也在改變。今年1月,黃仁勳表示,量子計算投入使用至少還需要20年時間,但3月份又公開表示對量子計算應用時間的預測言論是錯誤的。此次演講中黃仁勳表示,英偉達正在開發量子經典或量子GPU計算平臺,他預測未來所有超級計算機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級計算機將擁有GPU、QPU(量子處理單元)和CPU。

業務層面,黃仁勳還透露了建設巨型人工智能計算機的新動態。他表示,英偉達將爲中國臺灣構建AI,合作伙伴包括臺積電、富士康等,英偉達和合作夥伴將爲臺灣的AI基礎設施和AI生態系統構建第一臺巨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此外,黃仁勳還稱將建立中國臺灣地區辦事處。從公佈的渲染圖可以看到,英偉達在中國臺灣地區的辦事處大樓採用了類似宇宙飛船的設計風格,命名爲 NVDIA Constellation。黃仁勳表示,該園區將盡快開始建造,爲員工提供辦公空間。

黃仁勳也談到今年3月發佈的個人AI計算機的最新進展。DGX Spark是個人AI計算機,英偉達於今年3月發佈該產品。此次黃仁勳透露,DGX Spark已經全面投產,將很快上市,可能時間是在幾周後。英偉達今年3月還推出另一款個人AI計算機DGX Station。黃仁勳此次表示,用戶可以從牆壁上的插座獲得DGX Station所需要的電力,甚至可以放在廚房,它也有足夠的性能去運行1萬億參數的AI模型。

黃仁勳表示,AI已經能用文字回覆人類,但AI的能力不會只是從大量數據中學習到東西,還應該具備推理能力,能應用一些規則和定律,解決從來沒見過的問題。代理式AI具備這種能力,代理式AI的能力基本上就是理解、思考和行動,它是一個數字形式的機器人,在未來幾年,這些非常重要。接下來,物理AI(Physical AI)是機器人革命的基石,物理AI瞭解慣性、摩擦、原因和結果,就像一個球滾到汽車下,AI知道球並沒有消失。

此次演講前,黃仁勳提前到達臺北。據當地媒體報道,5月17日,黃仁勳在當地宴請了英偉達的供應鏈夥伴,多名科技領域知名人士到場,包括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矽品董事長蔡祺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等。

除了來中國臺灣參加COMPUTEX,英偉達近日也在全球其他地方尋找商業機會。近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英偉達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剛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達成芯片供應協議。英偉達將向該公司提供1.8萬顆最新的AI芯片。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