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網安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擴線抓獲涉案人員151人,涉案金額4300餘萬元

由 公安部網安局 發佈於 熱點

'25-05-28


山東青島公安網安部門嚴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偵破一起誘騙高校學生註冊網絡賬號並層層倒賣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並據此發起2次集中收網行動,抓獲涉案人員151人,涉案金額4300餘萬元。


此案的成功告破,有力打擊了網絡犯罪物料供應鏈,切實保護了公民的信息數據安全,有效維護了網絡空間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2024年4月,山東青島公安網安部門工作中發現一重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線索,警方依照線索來到了一間可疑的公寓,此時公寓里正圍坐着幾個擺弄着手機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此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違法犯罪活動,而他們口中的“兼職”,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個人信息給出賣了。


原來這些招聘“兼職”的團伙成立了所謂的“充場工作室”,承接各種手機軟件和社交平臺的“拉新”業務。

表面看只是充個場面,實際上,涉案團伙哄騙兼職人員使用個人身份信息開展代爲註冊網絡賬號、實名手機號等“代實名註冊”業務,涉案團伙通過販賣個人信息獲利


警方制定了周密、詳實的抓捕方案,最終,歷經三個多月多批次抓捕,37名涉案人員全部落網。

公安部多次公佈依法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等典型案例,揭祕犯罪手法,如:

  • 發佈虛假招聘信息騙取求職者簡歷,出售給電詐騙等犯罪團伙牟利;
  • 購買大量網絡賬號利用“有償刪帖”牟利;
  • 招募兼職人員註冊自媒體賬號編造謠言引流牟利;
  • 非法操控大量網絡賬號,爲網絡直播、“飯圈”羣體虛假刷量控評牟利等等。
  • 無論涉及哪種網絡亂象或電信詐騙,實名賬號幾乎都是犯罪團伙作案所需。


警方偵破這起案件後,又篩查出200餘個“號商中介”“充場工作室”線索,涉案人員遍佈全國6個省85個地市。

各地警方密切配合,共打掉網絡黑產犯罪團伙21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14人,繳獲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531臺(部),查獲各類網絡賬號7萬餘個,涉案金額總計4300餘萬元。




素材 | 山東網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