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爲何被選民拋棄?歷史性慘敗背後,美國需要新的傀儡

由 票姚校尉 發佈於 熱點

'25-07-21

#曬圖筆記大賽#
據參考消息報道,當地時間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落幕——執政聯盟(自民黨+公明黨)僅獲47個改選席位,算上非改選的75席合計122席,歷史性跌破125席的過半紅線。這是自1955年自民黨建黨以來首次在衆參兩院同時喪失多數席位,日本進入史無前例的“雙少數執政”時代。首相石破茂在敗局中宣稱“將繼續履行職責”,然而自民黨內最高實權派的掌權人麻生太郎已放話“不認可石破茂繼續執政”,黨內逼宮大戲正式開場。

(石破茂)

首先,自民黨爲何被選民拋棄?石破茂執政近10個月,日本民衆目睹的是:通脹失控——食品、能源價格飆漲,實際工資連續數月萎縮;政策空轉——所謂“千萬億GDP計劃”淪爲PPT治國;支持率崩盤——內閣支持率跌至20.8%,不支持率飆至55%。因此,選民用選票表態:寧可支持主張“排外減稅”的極右翼政黨,也不要自民黨的虛僞承諾。

(選舉數據)

此外,石破茂選舉戰略出現重大誤判。2024年10月,他上任僅僅42天就解散衆議院重新選舉,結果自民黨慘失56席;2025年7月,爲轉移矛盾再賭參議院,終致“百年老店”底褲不保。

(日本國會)

當前,麻生太郎作爲黨內的元老級人物,連夜召集“麻生派”議員下達“逼宮令”。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釋放信號:“不排除換相可能”,暗示石破茂已成棄子。此外,儘管在野黨分歧明顯,但“倒閣”共識正在凝聚,若石破茂留任,在野黨計劃聯合起來發起內閣不信任案。

對此,石破茂孤注一擲打出“美國牌”,聲稱“美國對日加徵25%汽車關稅的最後期限臨近,必須全心應對”。此舉實爲將個人去留與國運捆綁——若此時政權更迭,日本在美日關稅談判中恐喪失話語權。然而諷刺的是,美國根本不在乎談判對手身份——白宮加徵關稅的核心訴求是逼迫日本開放農業市場、支付更高軍費,至於簽字者是誰,並無區別。

(麻生太郎)

事實上,美國正是壓垮石破茂政權的隱形巨手。圍繞鉅額關稅,美日兩輪談判均告破裂,石破茂費九牛二虎之力卻未獲任何實質性讓步,日本車企面臨千億日元損失,產業界對政府的軟弱極度不滿。可以說,此次自民黨的潰敗不僅是民生經濟的審判,更是日本對美戰略失敗的縮影——當盟友舉起關稅屠刀時,所謂“同盟”不過是利益收割的遮羞布。

話說,麻生派逼宮時機耐人尋味——恰在關稅大限前發難,暗示黨內親美派欲切割石破茂以換取談判籌碼。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法律未強制要求參議院敗選的首相辭職,石破茂接下來可能試圖拉攏國內小黨組建臨時聯盟,但這種方式只會加劇政策碎片化,進而觸發在野黨不信任案,石破茂只能賭在野黨“不敢接盤美國關稅炸彈”以延續政治生命。另一種可能是,麻生派成功奪權,或加速向美妥協關稅,並配合美國在臺海、芯片領域對華升級挑釁,推動美日韓軍事一體化。

(美日談判)

無論何種結局,石破茂倒臺幾成定局,區別僅在時間早晚,日本政治右轉已不可逆。美國需要能簽署《廣場協議2.0》的新傀儡——無論誰坐上首相之位,都不過是跪着向白宮獻上日本國家利益的托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