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廠曝光了一張 “20 艦” 航母的 CG 圖,從艦島沒有煙囪的設計來看,這大概率是一艘核動力航母。再結合網上流出的 “20 艦” 模型,似乎更加印證了這個猜測。
想想看,中國現有的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加上在建的 “19 艦” 和這艘 “20 艦”,難道我們真的要迎來 “5 航母時代” 了?這背後到底有着怎樣的考量呢?

弱國無外交,軍事力量是底氣
中國爲啥要大力發展航母?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爲了捍衛海權。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要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國際舞臺上根本站不住腳。
就說 1919 年的巴黎和會,當時的中國作爲戰勝國參會,滿心期待能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可結果呢?因爲軍事力量薄弱,在列強面前毫無話語權,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合法權益被踐踏,遭受了極大的屈辱。
時間快進到 2018 年,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裏的遭遇,又何嘗不是歷史的重演。他在聯合國大會上極力辯解敘利亞沒有化學武器,可美英法三國代表根本不聽,直接離席。會議結束後,賈法裏孤獨落寞的身影讓人唏噓,而此時,美英法的空軍正在對他的祖國進行無情轟炸。

不管是當年的中國,還是如今的敘利亞,都清楚地證明了一點:在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最大的依靠就是軍事力量。只要條件允許,哪個國家不想增強自身的軍事力量呢?
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對軍事力量的需求愈發強烈。一方面,軍事力量是國家的最大倚仗,這是不變的真理;另一方面,隨着中國在全球的利益不斷拓展,對強大軍事力量的需求也變得更加迫切。
在 2010 年之前,中國經濟結構對軍事力量的需求沒那麼強烈。那時候,美國維持着世界秩序,中國靠着來料加工和對外輸出工業產品,當起了 “世界工廠”。

可隨着中國產業升級,在全球的投資越來越多,對軍事力量的需求就像火箭一樣蹭蹭往上漲。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怎麼能保住海外利益和自身權益呢?就像美英法轟炸敘利亞,只要你不滿足他們的利益,隨便找個藉口就能對你大打出手。
2018 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這表明中國產業升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他們要打壓我們。但美國只敢發動貿易戰,而不敢像對敘利亞那樣直接軍事打擊,爲啥?還不是因爲中國的軍事力量讓他們有所忌憚。

未來,隨着中國海外利益的進一步擴大,對軍事力量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在巴西、巴基斯坦、沙特等國進行了投資,那就需要海軍能夠到達這些地方,提供必要的保護。中國早早謀劃 “20 艦”,足以看出對航母的需求有多麼旺盛,航母 “下餃子” 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抗美國海權霸權,航母數量得跟上
從當前的國際秩序以及中國面臨的外部軍事壓力來看,中國對航母的需求簡直太迫切了。
如今的時代是海權時代,這就決定了,想要維護海外利益,必須得有強大的海軍。而中國面臨的最大外部軍事壓力,無疑來自美國,美國最依仗的軍事力量是什麼?沒錯,就是海軍。所以,中國要和美國掰掰手腕,強大的海軍自然必不可少。

那中國要和美國海軍對抗,得需要多少航母呢?保底估計,至少 10 艘以上。美國現役有 11 艘航母,而中國目前現役只有 3 艘,就算加上 “19 艦” 和 “20 艦”,數量差距依然非常大。面對美國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必須加快提升航母數量,努力達到和美國相近的水平。
再者,當中國要維護海外利益時,也需要大量航母。就拿航線來說,印度洋 - 南亞這條航線,至少得安排 1 - 2 艘航母巡航;太平洋方向,同樣需要 1 - 2 艘;大西洋也不能忽視,也得有 1 - 2 艘航母。這麼一算,光海外部署就需要 3 - 6 艘航母。

可航母這東西,它的部署有周期性,整個服役週期都在部署、維護、修整這幾個階段循環。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能隨時出動的航母數量,也就佔航母總數的 30% - 40% 左右。就像美國有 11 艘航母,實際上天天在海外部署的也就 2 - 3 艘。
這麼看來,等中國未來能在全球同時部署 3 - 6 艘航母的時候,實際上手裏至少得有 10 艘以上的航母纔行。
造船優勢助力航母 “下餃子”
你知道嗎?因爲一個關鍵因素,中國的航母服役總數可能會超過美國,這個因素就是強大的造船能力。

11 艘航母,在美國曆史上其實不算多。拋開二戰時期美國服役數百艘航母的特殊情況不談,在二戰後,美國航母數量逐漸減少,但在冷戰前後,美國最多的時候曾服役過 14 艘航母,其中 8 艘常規動力,6 艘尼米茲級。
後來蘇聯解體,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需求沒那麼大了,再加上美國造船業不斷萎縮,才導致現役航母數量定格在 11 艘。

但中國和美國截然不同。一方面,中國面臨着美國這個巨大的外部軍事威脅,發展航母刻不容緩;另一方面,中國的造船業那叫一個強,生產航母的速度快,成本還低,相比美國優勢明顯。所以,中國完全有可能服役比美國更多的航母。
另外,中國現有的 3 艘航母中,山東艦和遼寧艦的戰鬥力和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爲了彌補這個差距,我們自然需要更多的航母。大膽猜測一下,中國航母服役總數最終可能會達到 12 - 14 艘。

數量彌補單艦戰力差距
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採用的是滑躍起飛方式,這種設計使得它們的戰力和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相比,存在一定的弱勢。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航母來形成集羣優勢,以此彌補單艦戰力的不足。
福建艦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它採用了電磁彈射技術,這大大縮小了與美國航母的技術代差。但要想在遠洋作戰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核動力航母纔是關鍵。據推測,004 型航母很可能會採用核動力,一旦建成服役,將極大提升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

這裏還有個小爭議點,網傳的 076 型兩棲艦,因爲其具備電磁彈射和 6 萬噸的排水量,被部分外媒歸爲 “準航母”。但實際上,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兩棲作戰,和專業航母的定位有着本質區別,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爲航母。
中國發展航母,可不是爲了和其他國家搞數量競賽,而是要構建一個既重質量又重數量的遠洋作戰體系。福建艦驗證了電磁彈射技術後,後續的 004 型航母將會集成核動力與電磁彈射技術,實現單日起降 300 架次的強大能力,逐步逼近美軍航母的水平。

中國大力發展航母,是基於歷史的慘痛教訓、現實的戰略威脅以及強大的工業能力。大國崛起,需要守護廣闊的海洋權益,而中國強大的造船實力,正爲打造一支強大的深藍海軍提供堅實保障。
雖然 “12 - 14 艘航母” 的預測還未得到官方證實,但結合中國 “2035 年建成世界一流海軍” 的目標,以及規劃中的 6 艘航母 “基準線”,持續擴充航母艦隊,無疑是中國走向海洋強國的必由之路。未來,中國海軍必將在深藍海洋中,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