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的談判,歐盟和美國最終在7月27日達成了貿易協議,對於美國給予歐盟15%的關稅待遇,歐盟委員會負責人馮德萊恩宣稱這是目前“最好的結果”。實際上所謂“最好的結果”是美國在給歐盟平均13%多的關稅基礎上,增加到了15%的關稅,同時維持對於鋼鐵鋁製品的50%的關稅,並且還沒有涉及半導體產品的關稅。歐盟同時給予了美國許多的優惠,包括允許美國汽車進入歐盟市場,採購7500億美元的油氣產品,以及歐盟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對於歐盟和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抨擊了歐盟委員會的做法,歐爾班宣稱馮德萊恩是被特朗普當做早餐喫了,從而批評馮德萊恩沒有爲歐盟爭取利益,反而是直接出賣了歐盟的利益。如今歐盟成員國相當的悲憤,因爲美國給予了英國10%的關稅,但是對於和美國有着更爲緊密貿易關係的歐盟,美國竟然給予了15%的關稅,爲此德國和法國都是對於歐盟委員會非常的不滿,同時匈牙利也是對歐盟委員會火力全開,公開指責歐盟出賣了歐洲的利益。

歐盟的做法已經多次惹怒匈牙利,匈牙利原本通過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獲得了能源紅利,但是歐盟已經對俄羅斯進行了第18次制裁,包括對於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制裁,爲此讓匈牙利損失巨大。匈牙利利用人力成本的優勢,已經吸引了大量歐盟企業在匈牙利設立工廠,從而推動了匈牙利經濟的發展。由於歐盟是統一市場機制,因此匈牙利工廠生產的產品在歐盟是免稅的,從而讓匈牙利獲得了發展的機遇,但是如今面對歐盟要從美國購買能源,已經在卡匈牙利的脖子。

從歐盟公佈的計劃來看,每年要從美國購買2500億美元的能源,就意味着歐盟超過65%的能源要從美國進口,否則就無法兌現承諾,顯然匈牙利也要放棄從其他渠道購買能源,並且只能使用美國提供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會要了匈牙利製造業的老命。如果歐盟堅持己見,會讓匈牙利跟德國一樣,走上去工業化的道路,爲此就有了歐爾班對於馮德萊恩的抨擊。匈牙利之前就有公開反對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委員會負責人,不過最終匈牙利還是選擇了妥協。

歐盟在多個議題上,已經向美國低頭,包括在俄烏衝突立場上,如今歐盟對於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已經和美國相當,因此歐盟已經成爲了俄烏衝突的輸家之一,除了要給烏克蘭武器裝備之外,還要向烏克蘭提供經濟支持。最近烏克蘭總統就喊話歐盟,宣稱要歐盟提供資金,從而提高烏克蘭軍隊的薪水和待遇。澤連斯基提出的理由是爲了推動烏克蘭的徵兵工作,顯然如今歐盟要爲俄烏衝突買單,而遭殃的也是歐盟的成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