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普京“翻臉”,10天后俄羅斯再不低頭,後果非常嚴重?

由 唐駁虎主筆 發佈於 熱點

'25-07-29

特朗普提前對普京“翻臉”,俄羅斯10天后再不低頭,後果非常嚴重?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將縮短此前爲俄羅斯設定的50天停火期限。

【特朗普表示,他將縮短此前爲俄羅斯設定的50天停火期限】

他的原話是:“我對普京總統感到非常失望……我會把給他的50天期限縮短,因爲我覺得自己已經知道問題(俄是否願停火的)的答案了。”

“我將設置新的截止日期,從今天起大概10天或12天,沒有理由再等了。之前是50天,因爲我想慷慨一些,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進展。”

這一表態標誌着特朗普對俄烏衝突政策的重大調整,也反映了美國對俄羅斯態度正變得更加強硬。

【特朗普設置了新的截止日期,只剩下大概10天或12天】


特朗普此前曾於7月14日向俄羅斯提出“50天停火期限”,並威脅稱,如果俄羅斯未能在此期間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100%關稅”和“二級關稅”。

然而,俄羅斯對此根本不爲所動。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特朗普的言論顯示,他已意識到解決烏克蘭問題“比他最初預想的要艱難很多”,俄方將繼續致力於修復美俄關係。

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則宣稱:新制裁不會改變俄羅斯的預定目標,美方威脅只會延長戰爭,俄羅斯將繼續沿着“獨立、主權和可持續道路”走下去。

另外,俄軍過去半個月攻勢加劇——在蘇梅、哈爾科夫、頓巴斯等多個方向持續發動地面攻勢,同時平均每天派出超過百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後方。

眼看俄羅斯把自己的警告當成了耳旁風,特朗普的不滿情緒逐漸積累,促使這次他重新調整時間表。

【俄軍過去半個月攻勢加劇,在蘇梅、哈爾科夫多個方向持續發動地面攻勢】


但問題在於,特朗普在對俄政策上的這種反反覆覆,所有人都看過太多次了。關鍵是10天以後,特朗普到底能拿出怎樣的對俄製裁方案?

換句話說,特朗普到底能不能真正做到對普京強硬起來,而不是讓這種強硬只停留在口頭?

如果按照特朗普7月14日的說法,那麼10天后美國能拿出的對俄製裁方案,大概率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對俄加徵100%關稅聽起來很強硬,但實際上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由於西方制裁,去年俄羅斯對美國出口額僅30億美元出頭,相比於戰前暴跌90%以上。普京不可能爲了這30億美元的出口而改變態度。

【普京不可能爲了這30億美元的出口而改變態度】


至於“二級關稅”,估計10天后連具體的方案都不一定能拿出來。

所謂“二級關稅”,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指對所有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加徵額外關稅。

但現在具體怎麼加徵,美國這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按照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說法,美國將會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幾個主要國家加徵額外關稅;北約祕書長呂特更是點名中國、印度和巴西。

另外稅率也是一個問題。一些白宮官員和國會議員曾透露,“二級關稅”的關稅的稅率將高達100%,但顯然這種稅率是不符合常理的。

【按照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說法,美國將會對購買俄石油的幾個主要國家加徵關稅】


實際上,“二級關稅”的相關方案交由美國國會來制定,本身就很反常。正常來說,如今美國總統想要對哪個國家加徵關稅,根本就不需要經過國會這一關,一紙總統令就夠了。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特朗普也清楚“二級關稅”一旦最終落地,執行起來會非常麻煩——況且中美關稅談判目前仍在持續,在兩國元首下半年會晤之前,雙方可能都不會再升級當前的關稅戰,維持當前的穩定局面。

對於特朗普而言,中美之間的“大生意”,目前顯然要比遙遙無期的俄烏停火重要得多。他會拿“二級關稅”作爲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而在談判結束前,籌碼是不能落地的,必須要處於一個薛定諤的狀態而存在。

這就是爲什麼他要把“二級關稅”交給國會來制定。國會的法案通過後需要總統批准,而總統本身又可以對法案本身進行一些修改,甚至回爐重造,整個立法的流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其實就是留給他跟中國談判的。

而如果直接通過總統令加徵關稅,那麼就意味着特朗普只能故技重施,通過設置關稅暫緩期來留出談判的時間。不得不說,這招大家都看膩了。

總結起來,10天后,預計特朗普就是宣佈一個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對俄100%的關稅”,同時表示“二級關稅”的法案將加速立法流程。

實際上,真正測試特朗普對俄烏衝突態度的“試金石”,還是美國未來對烏軍援的力度——因爲普京政府現在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一切用武力說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