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噴發、越洋海嘯:俄半島強震的連鎖反應

由 南方週末 發佈於 熱點

'25-08-01

當地時間2025年7月31日,日本宮城縣仙台市深沼海灘,一塊寫有“海灘關閉,禁止游泳”的告示牌,提示海嘯預警。圖/視覺中國

2025年7月30日,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附近發生地震。據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披露,此次地震震級修正爲8.7級,是“1952年以來該地區發生的最強地震”。

堪察加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緊鄰太平洋和白令海。強震發生後,太平洋兩岸多國“警鈴大作”,中國、俄羅斯、美國夏威夷、日本、加拿大、菲律賓等多國與地區發佈海嘯預警。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指出,“此次地震已引發越洋海嘯”。

不過,從觀測數據來看,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較小,迄今尚未對相關國家造成災難性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區域已陸續接到海嘯預警。以日本爲例,截至7月31日上午,日本僅剩北海道、沖繩縣等部分區域保持海嘯警示,民衆被提醒“繼續避開海岸和河口”。

多位在日華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7月30日當天,他們事先收到了較爲及時的海嘯提醒,並採取不同形式的避難方式。有的人在上班時被疏散,並領取了應急物資;也有人自行前往高處避難。不過有媒體報道稱,日本三重縣一名女性居民在開車避難途中,不幸墜崖身亡。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周傳向南方週末記者分析,海嘯是地震觸發的海水的巨大波動,並不是地震波本身引起的地面振動。相比地震波,海嘯波動的頻率更低,能量衰減的更慢,因而有利於能量在海水中向更遠的距離傳播。

“海水越深,越利於海嘯的長距離傳播。海嘯到達近岸淺海時,巨大的能量會在海面附近產生巨大的波動,形成災害。但越洋海嘯在深海傳播時,海平面反應很小,具有一定的欺騙性。”黃周傳說。

海嘯來了

7月30日上午,在公司宿舍休息的張曉晗手機嗡嗡振動。醒目的日語漢字一遍遍在手機屏幕上彈出,“緊急警報,津波注意!”

在日語中,津波指代海嘯。每逢發生地震或海嘯預警,普通居民都會收到來自多個部門的災害提醒。而張曉晗此次收到的海嘯提醒消息中,落款處有日本氣象廳、和歌山縣,也有新宮市。

7月30日,在日本工作的張曉晗收到了多條海嘯預警提醒。受訪者供圖。

張曉晗所在的電子公司鄰近和歌山縣新宮市,有不少同樣來務工的中國人。自2025年3月抵達日本後,這還是她第一次經歷海嘯預警。張曉晗感覺,“整體上預警很及時。手機會收到提醒,打開電視也能看到提醒。”

綜合考慮後,張曉晗還是決定出去躲一會兒。“預警提醒顯示,預計11點半海嘯到我們這裏,我大約是11點20開始往避難所走。”張曉晗的住處離海不遠。走在路上可以聽到浪聲陣陣,海風習習。與往日不同的是,空中還出現了以往很少見到的直升機。因爲自己臨時沒找到避難所,張曉晗先來到家附近一處小山坡上,“觀望一下”。

幾乎同一時間,日本北海道釧路市的工廠職員劉淇,和諸多工友們被疏散到了室外。

“早上工作不到兩小時就全體出來避險。”劉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除了她所在工廠外,其他相鄰工廠的員工也被疏散。很多人來不及換下工服,還帶着作業服、手套和帽子。疏散地是一片距離工廠區不遠的空地,地勢相對較高。

劉淇注意到,空地附近有黃色集裝箱,志願者從中搬出物資,比如捲紙、垃圾袋、直飲水等。人們可以坐在防水墊或泡沫墊上休息。搭建起的臨時廁所裏,如廁的人可以領取酒精消毒。等到中午時分,海嘯預警尚未解除,劉淇和很多工友還收到了水和餅乾。此外,還有暖寶寶和一次性的防風保溫服等。傍晚,他們終於被允許回到室內。“整體物資還是比較齊全的,大家沒有很驚慌。”劉淇說。

俄羅斯堪察加強震發生後,日本多個沿海地區被列入警戒區域。日本氣象廳呼籲,相關地區居民立即遠離海岸和河口,儘快向高地避難,嚴禁前往海邊觀潮。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在首相官邸呼籲持續關注海嘯預警信息,在警報解除前切勿離開安全區域。此外,日本防衛省出動了戰鬥機、直升機等前往太平洋沿岸上空,收集海嘯信息。

截至31日上午,尚未有信息顯示,此次海嘯對日本帶來了災害性影響。不過據媒體報道,7月30日上午,日本三重縣一名女性居民駕車時墜崖,頭部遭遇重創,送醫不久後被宣佈死亡。事故發生前,她曾在社交媒體上告訴家人,“將把車停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當地警方認爲,遇難居民應是“在收到海嘯警報後疏散車輛時,駕駛失誤”。

遠東半島強震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9日,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之一克柳切夫火山爆發。圖/視覺中國

堪察加東岸遠海7月30日清晨發生強震後,堪察加半島部分海岸已監測到3至4米高的海嘯波。“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至遠離水域的高處。”俄羅斯遠東堪察加邊疆區緊急情況部長謝爾蓋·列別傑夫在社交媒體發佈的視頻中警告說。

據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30日消息,堪察加半島附近阿瓦恰灣30日上午發生地震,當日記錄到的最大震級爲里氏8.5級。晚些時候,該機構在社交媒體上更正,此前地震震級應爲8.7級,“這是1952年以來該地區發生的最強地震”。該機構負責人切布羅夫預測,未來一個月內將出現強烈餘震。

堪察加,在俄語中意爲極遠之地。自19世紀納入俄國版圖以來,這裏一直是遠離政治中心莫斯科的苦寒之地。島上地廣人稀,分佈着大量的火山、溫泉、森林與苔原等,迄今依然保持着一派原生態的風光。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是堪察加的首府,也是人口集中的城市。據該地區行政長官索洛多夫披露,地震造成該市“一所幼兒園牆壁坍塌,無人傷亡”;另據堪察加邊疆區衛生部門消息,有人在避險過程中受傷,後來在醫療機構接受救治。

地震發生後,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克柳切夫火山開始噴發。此前,堪察加火山自然公園已經宣佈關閉部分火山遊覽路線。據媒體披露圖片,有岩漿沿火山流動,火山口上空還能觀察到噴發現象。據悉,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750米,是歐亞大陸上最高的活火山,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此前該火山也有多次噴發記錄。

正在海參崴參加學術會議的中國學者孫祁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過去堪察加曾因軍事等原因封鎖,蘇聯解體前後纔對外開放。此地自然風光美麗,較爲完整地保留了原始形態。2017年,他曾乘坐直升機前往堪察加半島參觀,看到了棕熊捕撈鮭魚的難得景象。

從海參崴到堪察加半島可以乘飛機前往,飛行時長大約兩個小時。孫祁本計劃到島上沿着火山徒步,可惜因這次突發地震而臨時取消。

堪察加半島地廣人稀,沒有太城市。“據我瞭解,如果需要設備,可能要從鄰近的哈巴羅夫斯克調動,地震救援可能比較困難。”孫祁說。

越洋海嘯

當地時間2025年7月30日,智利維尼亞德爾馬,智利警方開始疏散沿海地區,此前該地發佈了海嘯預警。圖/視覺中國

堪察加羣島強震後,太平洋東西沿岸多國“警鈴大作”,紛紛啓動海嘯預警機制。

在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披露,地震已引發越洋海嘯,預計海嘯波可能到達“浙江、上海沿岸”,但提醒稱“海嘯波較小,不會對中國大陸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

在日本,總計約17個地區已發佈海嘯預警,並披露了自北至南的預計到達時間。受海嘯影響,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也於30日9時許暫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此外,公司還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員工發出避難指示,並稱將關注海嘯信息,監測海嘯是否會對核電站產生影響。

在美國,國家氣象局國家海嘯預警中心在地震發生後,對阿拉斯加阿留申羣島和夏威夷發佈海嘯警報,另外對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關島和美屬薩摩亞發佈海嘯預警。據悉,美國海嘯預警機制分爲四個等級,“海嘯警報”爲最高等級,“海嘯預警”爲次高等級。

其中,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州啓動了“全州預警系統,所有島嶼都拉響警報”。警報將在限制時間裏提醒民衆,儘快撤離沿海危險區域或轉移到建築物四層以上位置。

此外,加拿大西海岸、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羣島地區及西部聖埃倫娜省、祕魯等太平洋東岸國家也先後發佈了海嘯警報。

值得一提的是,多國海嘯觀測數據顯示,本輪海嘯波並不大,並未對所在國造成太大災害。以日本爲例,巖手縣久慈港觀測到1.3米高的海浪。海嘯觀測持續到深夜,30日上午11點20分在仙台港觀測到90釐米高的海浪。

隨後,由於不再擔心發生高強度海嘯,30日晚上,日本多地陸續降低海嘯預警等級,岡山縣的海嘯警示也已解除。截至31日上午,北海道太平洋沿岸和沖繩縣的海嘯警示仍然有效。多地的海嘯警示陸續解除。

(張曉晗、劉淇爲化名)

南方週末記者毛淑傑

責編 姚憶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