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清單”究竟多離譜?

由 長江新聞號 發佈於 熱點

'25-08-01

8月1日是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的結束日期。就在7月31日,美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進一步修改了今年4月發佈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其中,一些被聯合國認定爲“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反而將被苛以重稅;而加拿大、印度等一些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國家,也將面臨高額關稅。那麼,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清單”到底有多離譜呢?



稅率10%至41%

新關稅7天內生效


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確定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從10%至41%不等。根據該行政令,敘利亞被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最高,爲41%;其次是緬甸和老撾,稅率爲40%;稅率最低的是英國和巴西,爲10%;多數國家及地區的“對等關稅”稅率爲15%,包括日本、韓國、以色列、土耳其;針對歐盟國家,如果商品現行關稅稅率低於15%的將補足至15%,高於15%的不再追加。行政令還明確,未列明國家統一適用10%的關稅稅率。此外,如果有國家或地區通過第三地轉運方式規避關稅,其商品將被徵收40%的轉運稅。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新的關稅稅率將於7天內生效。


對此,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客座教授胡麒牧對《長江新聞號》記者表示,像老撾、緬甸被聯合國認定爲非常不發達或者非常落後的國家,他們跟美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量,佔其對外貿易大盤子的比重其實並不大。美國對這兩個國家施以高關稅,哪怕是把關稅提到100%,可能影響都不算大。實際上,美國徵收關稅的信號意義是強於實質的經濟影響的。


胡麒牧分析認爲,近年來,中國無論是通過“一帶一路”框架,還是通過RCEP框架,對於像老撾、緬甸這樣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投資、經貿合作等領域,都進行了非常大的幫扶,讓這些國家更加深入地參與到了中國產業鏈的全球大循環之中。所以說,這可能就觸及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希望借對這些國家加徵高關稅,來迫使他們去與中國“劃清界限”。但是顯然,特朗普這個如意算盤以及他的各種考量,是不可能實現的。


加拿大商品

將被徵收35%的“對等關稅”


在特朗普政府公佈的“對等關稅清單”中,加拿大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根據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加拿大的“對等關稅”稅率被從25%上調至35%,8月1日生效。白宮在聲明中表示,這是爲了“應對加拿大持續的不作爲和報復行爲”。但外界也注意到,就在當地時間7月30日,加拿大總理卡尼曾發表聲明稱,計劃在9月召開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特朗普隨後就此向加拿大發出威脅,聲稱“這將讓我們很難與他們達成貿易協議”。



25%關稅+罰金

特朗普對印度下狠手


特朗普政府最新版本的“對等關稅清單”中,印度25%的稅率同樣也備受關注。實際上,特朗普已經提前兩天通過社交媒體宣佈,將從8月1日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實施其他“懲罰”。特朗普抱怨印度的關稅稅率太高,非關稅壁壘又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繁重和討厭”,導致美印貿易多年來維持較小規模。



特朗普究竟爲什麼要對印度下如此“狠手”?胡麒牧指出,第一,印度不同意美國提出的擴大美國農產品市場準入、降低美國農產品關稅等條件;第二,在數字稅等涉及數字經濟的一些問題,印度也不願意妥協;第三,還有地緣政治方面的考量,美國非常不滿印度去大量採購和使用俄羅斯的軍事裝備和能源產品,這一點更是美國難以容忍的。美國其實是把經濟訴求和地緣政治訴求摻和在了一起。


更多精彩解讀

敬請關注每天23:00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