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受今年第8號颱風“竹節草”影響,浙江杭州西湖等地風雨交加。圖爲西湖白堤颳起大風。王剛 攝
中新網杭州8月1日電(記者 王逸飛)8月1日,浙江省氣象臺發佈今年第8號颱風“竹節草”風雨影響特點與致災評估情況。據介紹,該颱風致使浙中北沿海和浙東北地區出現強風暴雨,對寧波、舟山等地造成嚴重影響。其中,該省多地7月30日的日雨量創下紀錄。
“竹節草”7月23日夜裏在南海東北部生成,26日11時停止編報,33小時後於27日夜裏在距離舟山約840公里的東海洋麪上再度發展成颱風,並折向偏西行。7月30日4時30分前後,“竹節草”登陸浙江朱家尖,登陸後在舟山及海域停留10小時,同日16時40分再次登陸上海奉賢區,後偏西行經過江蘇南部等地。
“竹節草”在浙江的強降雨集中時段爲7月29日傍晚至30日白天,區域主要集中在舟山、寧波、嘉興、湖州、紹興東部等地,普降暴雨大暴雨。其中,7月30日,慈溪國家氣象站日雨量262毫米,破該站1951年以來最大紀錄,國家氣象站鎮海(268毫米)、普陀(207毫米)、北侖(202毫米)、平湖(181毫米)、鄞州(180毫米)破當地7月最大紀錄。
7月29日8時至31日20時,浙江全省面雨量51毫米,其中舟山市192毫米、寧波市184毫米、嘉興市150毫米、湖州市107毫米、紹興市101毫米。該省有27個縣(市、區)面雨量超過100毫米,其中8個超過200毫米;有151個鄉鎮(街道)超過200毫米,最大爲鄞州橫溪鎮392毫米。
“竹節草”也給浙江帶來了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大風。其中7月29日傍晚至7月30日的大風強度最強、範圍最廣,浙中北沿海和杭州灣水面出現8~11級個別12~13級大風,浙北內陸地區也出現大範圍8級以上大風;浙中北沿海8級以上大風持續62小時,10級以上持續33小時。
浙江省氣象臺稱,根據“竹節草”風雨影響強度綜合評估,寧波、舟山、嘉興、紹興東部等地有19個縣(市、區)189個鄉鎮(街道)颱風致災強度等級爲“強”。在1961年以來登陸浙江的44個颱風中,“竹節草”致災強度排在第23位。
此外,今年7月以來,浙江先後受到第4號颱風“丹娜絲”、第6號颱風“韋帕”、第7號颱風“範斯高”和第8號“竹節草”影響,且“丹娜絲”和“竹節草”相繼登陸該省,歷史少見。浙江省氣象臺介紹,同一個月內兩個颱風登陸該省,僅在1972年出現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