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遭受重大挫敗,其挑起關稅大戰整整22天,都沒有任何一國投降認輸,甚至三大死忠盟友英國、韓國和日本還變了心,美國一呼百應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特朗普遭受重創,三大盟友都變了心)
最近這段時間,白宮多次自吹他們與日本、歐盟、墨西哥等各方的談判取得所謂“重大進展”,然而,有關各方都沒給美國這個面子,接連否認了美方的說法:沒這回事。
這樣的情況顯然是特朗普政府沒有預想過的。
他們貿然對全世界發起關稅大戰,本以爲各國都會望風而降,結果這場關稅戰鬧到今天,已經過去了22天,特朗普是一個國家都沒拿下。
不僅如此,起初最急着與美方談判的國家,態度都開始發生了變化。
當地時間4月23日,英國財政大臣裏夫斯明確表示,英國不會急着與美方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但正在努力減少貿易壁壘。
與此同時,韓國外長趙兌烈在這天談到即將舉行的韓美“2+2”貿易磋商時也同樣表示,他們在會上將主要聽取美方的立場,並提出初步意見,韓方無意急於推進談判。
日本首相石破茂則也在這天釋放信號,不會在談判中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急於達成協議。
這三個國家都是特朗普在發起對等關稅後,首批找上美方談判的國家,而且都是美國的“死忠盟友”。

(英國財政大臣裏夫斯)
然而現在,這三個國家話風都變了,已經不再着急,這是爲什麼呢?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他們根本不知道特朗普政府到底想要什麼,想投降都沒辦法。
特朗普現在給他們開出的條件,幾乎出賣了他們貿易自主權,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很難接受。
就拿日本來說,他們是第一個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本以爲會受到特殊的待遇,結果特朗普政府不講武德,向他們開出了三大要求,並且隻字不提解除關稅一事。
一是要日本平衡與美國的貿易逆差;二是爲美國汽車進口放寬限制;三是分攤更多駐日美軍的費用。
看到沒有,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變本加厲,日本前期也算是白跪了。
也正是這第一輪談判結束,日本石破茂政府馬上轉變了口風,現在變成了不急於達成協議。
看到了日本的教訓,其他國家還敢貿然跟美國談嗎?
他們不知道特朗普政府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只能是從主動轉變爲觀望,讓其他國家先上。

(日本已放平心態)
另一方面,中國的不妥協,給了他們很大信心。
直到現在,哪怕特朗普的態度已經軟化,放風肯定會對中國降低關稅,但是中方仍然不爲所動,沒給他們任何臺階。
反而不斷強調自身立場:若是美國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下威脅訛詐。
這也給其他國家樹起了榜樣,美國不是不能妥協,因爲他們確實沒有對抗全世界的實力。
更何況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本就是正義之舉。
說到底,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不過是爲了借其他國家的“藥”來治美國的“病”。
然而美國的“病”又不是與全球的貿易逆差帶來的,而是出在美國國內的分配問題上。
這幾十年來,美國資本通過全球化收穫了大量財富。包括衆多美國學者都承認,美國貿易逆差狀況實際上爲美國帶來了諸多好處。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二是讓美國成爲衆多國家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和債券購買。
所以美國在實體貨物上,看似有巨大的貿易逆差,實際上大量財富還是流回了美國資本的手裏。

(美國的大部分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只不過,這些財富只掌握在美國資本少數人手裏,並沒有惠及美國普通民衆,也因此美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特朗普將其歸咎於自由貿易,認爲其他國家在掠奪美國,是根本沒有道理的。
至於特朗普政府制定的“讓製造業再次迴流至美國”的目標,就更不可能實現了。
製造業迴流是需要大量成本的,人力、物力和基礎設施建設,特朗普任期也就四年,在這四年裏他根本辦不成這事。
他說這話不過是爲了迎合自己的選民,給他們提供情緒價值,爲了自己的選票罷了。
特朗普政府現在就是希望收割全球,來解決美國國內的問題,我們當然不會任由美國這麼做。
其他國家也要意識到,如果這次讓美國得逞了,往後將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