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於以伊戰爭的後續消息很多,包括美歐運輸機大舉向以色列投送武器彈藥,以及伊朗方面指責以方違反停火協議。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薩維指責以色列未能履行其在停火協議下的承諾。這位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還向以色列發出了直接警告,穆薩維宣稱,如果當前的停火協議再次被違反,伊朗“將以武力作出回應”。實際上,美以隨時會對伊朗再次發動軍事打擊。


以色列的軍事準備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剛剛向以色列提供了7000枚精確制導炸彈,和大批防空彈藥。在此前的12天戰爭中,以色列依賴先進的F-35戰鬥機和空中加油機,對伊朗境內軍事目標實施了爲所欲爲的襲擊轟炸。伊朗西部的防空體系和軍用機場幾乎損失殆盡喫了大虧。在伊朗的防空裝備體系中,除了幾套進口S-300防空導彈,其餘都是不可靠的伊朗國產仿製版防空導彈。


如果以色列和美國再次發動空襲打擊,伊朗仍然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對此窘境,伊朗前副議長竟然把責任推給俄羅斯。6月30日,伊朗議會的前副議長阿里·莫塔哈里在網上發言批評俄羅斯向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提供S-400防空導彈,但是沒有向伊朗這種防空系統,並強調伊朗曾向俄羅斯提供了無人機援助。 他的意思是,如果俄羅斯“投桃報李”提供S400,現在伊朗就不會喫大虧了。

實際上,伊朗這位前副議長的看法,巴基斯坦空軍在5月7日就給出答案了。當天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不但擊落了6架印度戰鬥機,還擊毀了印度防空部隊2輛S400導彈發射車和一部預警雷達車。這說明,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不是決定戰場形勢和勝負的關鍵因素。美國空天力量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邁克爾·達姆指出,印巴空戰最大亮點不在於個別平臺性能,而在於巴空軍完成了從目標發現到打擊評估的完整“殺傷鏈”集成作戰。

客觀說,巴鐵空軍在印巴衝突中的表現,類似於以色列空軍在12天以伊戰爭中的表現。都是靠成體系的“殺傷鏈”碾壓對手。所以,伊朗空軍在沒有先進戰鬥機(如殲-10CE、F-35)、也沒有空中預警機的前提下,即便獲得足夠的俄製S-400防空導彈,也無法形成“防禦和打擊閉環”。如果有可能,伊朗應該向年度軍費預算相當的巴基斯坦學習如何搞軍事裝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