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遊客、隊友、景區、商家,都要反思
隨着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於旅遊這種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日益深入。
但是,自駕遊5年來,我發現,國內旅遊中,存在許多不文明行爲,個人、景區、商家,都要反思。

一、不文明駕駛行爲
1、夜間近距離跟車,不關遠方燈:遇到這種事情,很多網友的做法是,故意減速到後面去,然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雖然不推薦這種做法,但爲了讓他明白被遠光晃的親身滋味,也只能出此下策。
2、前方堵車,後車狂按喇叭:自駕318川藏線,明明狹窄的道路都堵死了,後車還瘋狂對着你車尾按喇叭。外因限制,誰的汽車也沒有翅膀,按喇叭只會加深大家堵車的焦躁感,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耐心,世間少一份喧囂。
3、堵車時有人不排隊,逆行加塞:所有自駕遊愛好者統一最討厭的行爲,無視大衆利益,建議扣12分。這種行爲,在國內著名景觀大道,318川藏線、新疆的獨庫公路等地,尤爲明顯。
4、開得慢又佔道故意不給超車:國道上,如果開得慢,可以主動靠邊開,好讓後車超車。每個人自駕的節奏和目的都不一樣,也許你是悠悠閒閒地觀景,萬一人家有什麼急事,比如老人突發意外趕着去醫院救治呢?
5、彎道超車:318川藏線上,那些皮卡、越野車,真的很猛。

二、不文明遊覽行爲
6、亂塗亂畫:“王老五到此一遊”,當年猴哥,後續就是因爲寫了這句話,被壓了500年。
7、隨手向窗外扔果皮紙屑:曾經的“珠峯拾荒者”,大家應該記得。自然景區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有資源,更是後代資源的青山綠水,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尤其是青藏高原等本身生態就很脆弱的地方,如一時不慎被污染,或許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8、個人長期佔用公衆機位拍照:重慶洪崖洞對面的一排江景,原本是市民遊客的公衆風光地,如今擺滿了職業攝影師的熒光板凳,遊客連在江邊伸個頭都難。公共景區是大家的風景,爲了個人拍照偶爾佔用也能理解,長期佔用網紅機位公衆風光,又和高鐵霸座有什麼區別?
9、房車讓環境變得髒亂差:很多房車長時間停在停車場,喫喝拉撒,就地燒火,做飯晾衣,把公共停車區域,當成自家廚房、廁所,但是離開後又不清理好產生的生活廢品。三亞的相關措施,就是最好的例子。
10、公衆空間脫鞋、抽菸、大聲喧譁等:個人素質,有待提升。脫鞋產生臭味,抽菸產生煙味,大聲喧譁產生噪音,這都給身邊的人帶去了負面影響。

三、隊友
11、事後諸葛亮:但凡自駕出了點事,就開始叨叨,“原本就該按我說的乾脆報個團,租什麼車?”事後趾高氣昂,事前卻不運籌帷幄。
12、不守時:說好早上8點出發,要等到他9點,景區遊覽節奏,全被打斷。好像大家難得的假期,就是爲了擱這罰站等他一人。
13、挑剔抱怨:偷懶不參與旅行計劃,卻在別人費心規劃好之後,處處挑剔。車不行,飲食不行,住宿不行,對別人的勞動成果絲毫不感激,還散發負面情緒,影響一車人心情。
14、自我獨斷:關於自駕遊中行程、住宿、餐飲、景區的規劃,一個人做決定,絲毫不管隊友的想法和體驗,過於以自我爲中心,不照顧隊友的感受。
15、公主:3000塊一月的工資,卻有着1000元/晚的住宿環境要求。這也不好,那也不行,帶她出來旅遊就是一個錯誤。我遇到過一位自駕車友,資產上億,到了阿里地區,仁多鄉住宿環境簡陋,一樣開開心心和我們住這種60元一個牀位的大通鋪,什麼情緒、風涼話都沒有,這種隨和謙卑的隊友就很受歡迎。

四、景區
16、景區大門建得老遠:人們發現,觀光車卻越來越多了,景區大門越漸越遠了,觀光車費用就越來越高了。
17、商業氛圍濃厚:買了門票,體驗不到自然風光那種“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情,反而還是像在逛商場一場,到處都是賣貨的。
18、俗氣的標語:“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大理”,“我在呼倫貝爾很想你”,“此生必駕318”。第一個標語肯定是脫俗清新的,但之後的所有模仿者,都無不令人感到一種人類創造力究竟枯竭到何等地步的窒息感。
19、不重視遊客體驗:對於景區管理者,我有一個問題很好奇,“明明能免費遊玩,但平時你們真的自己喜歡到自家景區裏玩嗎?”
20、周邊餐飲住宿,性價全無:一些景區,要麼在遙遠的青藏高原,要麼地處崇山峻嶺的天山深處腹地,其鋪租、運送、保鮮、人力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很高,景區附近的飲食、住宿費用高,我能理解。但是,飯菜口味、住宿基本標準這種事情,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嗎?

五、旅遊商家
21、購物團:有的遊客,常常爲了省那5000元的團費,結果帶回家50000元的特產。
22、低價團:“劣幣驅除良幣”。市面上5000元的旅行團,一些商家賣到了3000元,其間壓縮了車型、住宿、餐飲等各方面的成本,產品是賣出去了,遊客對於報團的體驗感卻越來越差,讓整個旅行社業務變得越來越艱難。
23、不誠信經營行爲:遊客早早地定了西雙版納的幾間房,付了款。結果到了酒店,商家卻退款不讓遊客入住,遊客只能露宿街頭。原因在於,西雙版納旅遊業當時突然爆火,房價暴漲,商家不顧合約,將房間賣了更高價錢。
24、強買強賣:“過稱了就得付款”。到了某些旅遊景區,大多數遊客,只能默默捂緊自己的錢包。
25、產品老套無新意:國內美食街,幾乎統一的“大串烤肉加音響,臭豆腐加小推車,義烏小商品加仿古店,烤腸加辣椒麪”場景,去100個地方,感覺和去了10個地方,沒什麼區別。這種模式該改變了。

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說這些,並非抱怨,而是寫出國內旅遊業在各大方面的不足之處,讓大家意識到國內旅遊的一些短板,進而提升國民旅遊整體素質,優化整個旅遊業鏈從上游到下游的現狀。
旅遊市場更加和諧文明瞭,商家、景區掙更多的錢,我們和朋友家人自駕出門也更加愉快、輕鬆、安心,參與旅遊的任何一方都能開開心心。

我們常說,國外旅遊,別人素質怎麼好怎麼好。可素質終究是長時間積累,大家一言一行,生活耳濡目染訓練出來的。
如果一個家長習慣性亂扔物品,那麼大概率他孩子也會這樣做;如果一個家長經常坐在書桌檯燈旁閱讀書物,那麼大概率他孩子也會沉浸於書香門第的世界。
要想提升國內旅遊業的文化素質,參與旅遊的任何一方都有責任。這不僅僅是景區、商家該反思的現象,作爲司機、遊客、隊友的我們,也應該好好反思。
文明旅遊,事在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