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羅生
編輯|喵三三
星二代們的人生,總是超出我們普通人的想象。
孫儷的女兒小花,在母親節當天於英國舉辦的國際拉丁舞比賽中奪得冠軍,簡直就是送給孫儷最好的節日禮物了。
其實她也分享過自己的教育理念,屬於張弛有度的類型,看樣子頗有成效。

而另一邊新加坡知名主持人權怡鳳的女兒李凱馨,手握資源卻不懂得珍惜。
在《赴山海》開播在即之際,疑似她說出不當言論的錄音被曝光,引起官媒痛批。
關於立場問題,與家長的引導恐怕脫不開干係。

當然,星二代蹭着父母的光環,總是能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資源。
李凱馨以女二的身份能拿到比女一還多的戲份,足以看出問題所在。
而眼下又有一位星二代打算進軍娛樂圈,她就是黃磊與孫莉的女兒——黃多多。

01 出道即巔峯,“資源咖”標籤不好摘
網傳黃多多踏入娛樂圈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人魚》可不簡單,由執導過《無名》的導演程耳親手操刀。
要知道程耳和黃磊可是老熟人了。

當初拍《無名》的時候黃磊還特別出演了影片,而且王一博也是被他引薦給導演的,最終才促成雙方的合作。
你要說黃多多沒有通過父親認識導演,很難有說服力。

而且網傳這部新電影的陣容更強悍,男一號還是王一博,女一號則是女神湯唯,還有實力派演員王傳君的加盟。

作爲剛出道的內娛新人,黃多多如果能夠跟上述幾位演員合作,簡直就是出道即巔峯。

不僅如此,她在影片中將飾演一名在日本青森學習藝術的女大學生,憂鬱且帶有文藝氣息,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程耳爲了她量身打造的角色。

據說黃多多在拍攝之前專門學習了3個月的自由潛,水下憋氣時長可以達到3分17秒。
而且還曾連續12小時穿着20斤硅膠魚尾拍攝,上岸後雙腿浮腫仍堅持工作,看得出黃磊一方有意爲女兒打造努力人設。

只不過如果普通演員能獲得如此機會,想必要比黃多多更賣力。
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很難做到讓人共情,營銷策略最好還是換一換吧。
02 背靠父母好乘涼,被規劃好的人生
自從參加過綜藝《爸爸去哪兒》,身爲星二代的黃多多就暴露在大衆視野當中,成長路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老父親黃磊對女兒的人生規劃其實挺清晰,早就爲了對方進入娛樂圈而鋪路。
早在黃多多8歲的時候,她就爲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中”小女孩“配音了。

你要問觀衆她配得如何?
觀衆只會表示不知道,只知道她爸爸叫黃磊。
但只要黃多多願意就可以一直在這個領域深耕,拿下專業配音演員都得不到的機會。

當《功夫熊貓3》在內地上映後,黃磊就帶着女兒一起去參與配音工作。
不過,黃磊可不打算讓女兒只走配音這條路,早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讓她去參演話劇了。
到她12歲的時候,黃多多就已經是出演過500多場話劇的“資深”小演員,日常都是跟何炅、導演賴聲川合作。

除此之外,黃多多也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跟知名音樂家呂思清學音樂、彈鋼琴,在16歲就執導電影,自己設計禮服,走上巴黎時裝週的T臺。
看樣子黃磊是打算給孩子培養成全才明星,只是會不會像沈騰形容他那樣,“樣樣通,樣樣松”,就不得而知了。
觀衆只看到了一個被從小馴化,按照父母安排的路線麻木行走的孩子。

03 教育陷阱:活在別人的目光中
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明星時刻都處於被審判的情況下。
有任何的不對都得接受鋪天蓋地的罵聲,哪怕是沒有不對,只要缺乏親和力,做事不夠討喜,也不會得到大衆的青睞。

成年人都可能被逼成鬱抑症,更何況是個孩子呢?
在《爸爸去哪兒》播出後,節目上的小嘉賓都或多或少遭到非議。
大部分明星家長在後期也儘量不讓孩子出鏡了,比如林志穎就很少曬出小小志的正臉。

然而黃磊卻是個例外,動不動就在節目裏提起女兒。
媽媽孫莉也時常在網上秀娃,將孩子養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
你會發現他們身上其實有許多東亞家長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讚美孩子、認同孩子,努力將黃多多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不否認黃多多是有靈氣的,加上父母基因都不錯,長相漂亮又聰明。
但她這個年紀,還是有許多可以選擇的空間,並不着急被娛樂圈所浸染。

而且像這樣從小就活在別人目光中的孩子,看似事事優秀,實際上內心基本都會陷入焦慮。
他們會永遠覺得不夠優秀,不停想要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在意大衆的看法。
衆所周知,觀衆對資源咖向來沒什麼好臉色,黃磊這種用影響力壟斷資源的行爲已經讓人很不滿了。

未來這個圈子只會越來越封建化,對沒有背景的普通演員也不公平。
而帶有“資源咖”標籤的黃多多,以後要面臨的爭議只會更多,希望她可以撐住吧。
04 結語
看到黃磊和孫莉培養黃多多的方式,也算是給屏幕前的家長們提了一個醒。
有時候保留孩子的天真感是很重要的,成長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過早懂事和過早踏入社會,對孩子的人生髮展都是不利的。
誠然他們可以給黃多多資源與人脈,但按照規劃走出來的人生,真的就是她內心想要的嗎?
在她的世界觀還沒有樹立好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父母的話沒有任何錯。
可當她有了自己的思想,被娛樂圈的浮華所影響,就不一定會踏踏實實繼續往前走了。
對於孩子的教育,在順其自然的基礎上加以引導,纔是更有效果的方法。
一步一步,腳踏實地,靠自己闖出來的人生,其實更有面對風雨的底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