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出口增長7.2%,“Labubu”帶動玩具出口破百億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14






上半年,中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夥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



文 |《財經》記者 鄒碧穎

編輯 | 王延春

7月14日,海關總署發佈了上半年進出口數據: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
進入6月,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等指標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都在回升。按美元計,中國6月以美元計價進口同比增長1.1%,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長5.8%。
按人民幣計,6月進出口規模3.85萬億元,增長5.2%,規模是歷史上月度進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萬億元,增長7.2%,增長比較快的有,電子元件、船舶等;進口1.51萬億元,增長2.3%,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乾鮮瓜果等。
中美新一輪貿易戰在5月上旬迎來轉機,兩國共同發佈日內瓦聯合聲明,進入談判階段。6月6日至10日,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又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倫敦會談後,中美雙方團隊保持着密切溝通,進一步確認了框架細節。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進入6月,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增速都在回升。
王令浚表示,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進出口值從5月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
據海關總署,上半年,中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夥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佔進出口總值的51.8%。
這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對歐盟、英國、韓國、日本等進出口均實現增長。上半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佔進出口總值近六成。
中國與歐洲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上半年,歐盟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2.9%,穩居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上半年,中國對歐盟出口汽車零配件增長9.7%,從歐盟進口大型客車變速箱、車用柴油機分別增長了40.8%、65.2%。另一方面,中歐互爲第一大消費品進口來源地。上半年,中國自歐盟進口醫療保健品、箱包、首飾等佔同類產品進口比重都超過了六成。中國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機電產品、工業機器人、高端裝備等產品出口表現亮眼。上半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九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牀、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14.7%。上半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佔出口總值的60%。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上半年,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61.5%。
隨着“Labubu”全球火爆,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出口的玩偶、動物玩具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了133.1億元,增幅達到了9.6%。王令浚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1.1萬批次、3867.5萬件。其中,也包含廣大網友們關注的山寨“Labubu”。海關真僞鑑定的關鍵是看牙齒,正版是九顆尖牙,仿品常常因爲模具的誤差,會減少一兩顆。
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約2911億元,增長9.3%。
隨着“兩重”“兩新”等政策持續發力,二季度進口轉爲正增長。上半年,中國原油、鐵礦砂、大豆這三種商品進口均價同比跌幅都超過一成,拉低了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二季度進口轉爲增長,主要是數量增長拉動。二季度,中國高端機牀、電子元件進口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加快了13.9個和7.7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實現較快增長,原油、金屬礦砂等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量增加。去年12月1日起,中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今年上半年,中國自上述國家進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下一步,中國還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
中美談判方面,王令浚表示,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願再次強調,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來之不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對話合作纔是正道。

責編 | 張雨菲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