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從分數思維轉向行業或產業思維,其中的一個因素是公衆開始思考和權衡“上大學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文|《財經》記者 王麗娜
編輯|蘇琦
高考填報志願是選一個更知名的大學,還是選更好就業的專業?這個問題令不少高考生和家長頭疼。
日前,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佈江蘇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投檔線,其中物理等科目類提前批次投檔線顯示,上海海關學院兩個專業組投檔最低分分別是648和657分,遠超部分985、211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據公開信息顯示,物理類657分在江蘇省排名2618名,這個位次超過2024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在江蘇的錄取最低位次,2024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在江蘇省的錄取最低位次爲2662名。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隨着高校招生提前批次本科投檔線公佈和高考錄取通知書開始陸續投遞,高考生的志願選擇再次引起公衆關注。而在今年的高考生中,還有一些高分考生放棄清北選擇自己喜歡的熱門專業,也有超過600分的考生放棄本科選擇高職院校。
在2025年的高考中,一名沿海省份的2025年高考文科考生林紅(化名)也曾被家長建議選擇填報上海海關學院。半個月前高考成績揭曉時,林紅查詢到自己的成績在所在省份排名約200名左右。分數出來後,林紅的家長建議填報上海海關學院。而上海海關學院2024年在其所在省份的考生類別中錄取的最低位次在3000名外,去年最低投檔的分數比林紅少了近70分。
林紅告訴《財經》記者,這個分數填報上海海關學院太“虧分”,最終林紅選擇了自己的夢校——位於北京的一所知名的法學爲主的高校。
部分考生填報上海海關學院,就業機會是側重考量的因素之一。7月9日,上海海關學院招生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該校錄取分數已經超過同濟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該校學生大概率能順利考公上岸,“如果想進海關,除了我們學校,基本沒有別的選擇了”。
據公開信息顯示,上海海關學院是海關總署唯一直屬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校,2018年5月學校獲批成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院官網公佈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2年 8 月 26 日,2022屆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爲 90.92%,本科、碩士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分別爲 89.92%、98.73%。2022屆畢業生中,黨政機關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吸納2022屆畢業生佔比43.11%,就業去向中國企佔比18.18%。
林紅表示,此前家長建議其填報上海海關學院,是在瀏覽短視頻時看到了該校的介紹,但該校的專業和就業方向並非林紅的興趣所在,林紅對專業填報自有打算,希望就讀自己喜歡的法學類專業,還好父母最終選擇尊重其個人意願。在填報志願過程中,還有社交媒體的網友對林紅表示,“在江蘇,你這分數根本考不上上海海關學院”。填報法學專業後,又有多個網友對林紅表示法學類就業的擔憂。在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今年有一些考生公開詢問在上海海關學院和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或者985高校之間如何選?選擇985高校還是軍校或警校?
爲何部分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時在考慮學校之外,格外看重就業的因素?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對《財經》記者表示,今年部分高分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時,權衡名校因素外,其中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成爲家長看重的因素之一,這種現象在前幾年並不明顯。此前很多高考生和家長報考志願時,“很多都是分數思維,現在開始轉向行業思維或產業思維”。
毛宇飛解釋稱,高考填報志願的分數思維,是指考生根據自己的分數和位次,按照以往的錄取規律,去選擇對應的院校和專業,更傾向考慮學校的實力和專業等綜合因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