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150多國加稅,唯獨對中國客氣,美媒:他太想和中方見面

由 劉覽勳鑑 發佈於 熱點

'25-07-18

“以鬥爭求合作則合作存,以妥協求合作則合作亡”

這是我外交部4月份發佈《不跪!》視頻中的一句話,現在看來,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持續上升。

繼對日韓等國寄出加稅信函後,特朗普再度舉起了關稅大棒。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宣佈,將對那些體量較小、與美國貿易往來並不算密切的國家加徵10%或15%的關稅,預計被加稅的國家將超過150個。

既然美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關係並不算重要,特朗普爲什麼還是要選擇加稅呢?目前來看,他可能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避免第三國的商品通過這些國家轉口進入美國市場,從而規避美方高額的關稅。另一方面,特朗普需要展示自己的強硬姿態,即沒有任何經濟體可以逃過他的關稅大棒,就算只有企鵝居住的島嶼也不例外。

特朗普“對等關稅”的鬧劇,局面已經基本上清晰,對特朗普百依百順的菲律賓、韓國等國,沒能逃過關稅大棒,對美國強硬不夠徹底,仍然抱有幻想的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國,同樣沒能逃過關稅大棒。唯一讓特朗普讓步,還客客氣氣的,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國了。

這輪博弈中,中國此前是被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最多、貿易限制最嚴重的國家,但中方早已做好了戰略準備,沒有對美方抱有一絲幻想。華盛頓加徵關稅的消息一出,中方第一時間就會跟進反制。特朗普限制芯片設計軟件、發動機等商品輸華,中方迅速收緊了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美方堅持了沒幾天,就不得不尋求談判。

正是中方強硬的態度和強力的反制,讓特朗普意識到了,中國可不是“軟柿子”。所以一向傲慢至極,誰都看不起的特朗普,對中國非常客氣,甚至連美媒都有點不適應。美媒彭博社在最新報道中指出,特朗普對華態度正在逐漸軟化,在與幕僚開會時,他已經成了對華立場最不鷹派的那位。

彭博社的驚訝並非無的放矢,最開始談及中美關係時,特朗普總喜歡說中方“佔了美國的便宜”,中美間巨大的逆差導致美國失業問題嚴重等等。但近兩個月他的態度明顯變了,面對媒體不斷強調中美相處的很好,近日還稱要與中方以非常友好的方式展開競爭。在芬太尼問題上,特朗普向來都是睜眼說瞎話,將髒水全都潑在中方身上,但近日卻公開感謝起了中國,稱中方一直在幫忙。

爲什麼態度轉變如此之大?彭博社分析認爲,特朗普是因爲太想和中方最高層見上一面了。當然,不會是爲了見面而見面,而是特朗普現在別無選擇,必須處理好中美關係。一方面,中美作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一旦雙邊經貿關係陷入緊張,必然會引起市場的恐慌。

另一方面,如果不處理好稀土供應問題,美國大量製造業將陷入停產危機。近段時間,美方談及中美貿易話題時,稀土一詞的頻率幾乎是最高的,美方取消一系列對華限制措施,也是希望中方能夠恢復對美稀土供應水平。特朗普迫切想與中方最高層見面,是希望能夠以最快的方式敲定這項事宜。

但態度放軟是一碼事,實際行動又是另一碼事,特朗普的信譽人人皆知,如果不拿出實際行動來改善中美關係,就算做再多積極的表態,意義也都不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