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公開承認,自己從來不是“親華派”,希望美國不要誤會

由 慶彬有理 發佈於 熱點

'25-07-18

李在明公開承認,自己從來不是親華派,希望美國不要誤會。

韓國總統李在明前不久與韓國政壇元老金鐘仁見了一面,後者話裏有話地表示,新政府處理美韓關係一定要謹慎,現在的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爲李在明“親華”。

李在明也聽出來了金鐘仁的言外之意,主動表示,不管處理什麼樣的問題,他都會把美韓同盟放在優先位置,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希望美國“不要誤會”。

【金鐘仁告訴李在明,美國有不少人認爲他“親華”】


金鐘仁的話,李在明不敢不聽,對方雖然是國民力量黨的政要,可影響力橫跨各個黨派,與美國共和黨也有不淺交情。

本來李在明是打算請他率團訪問美國,爲後續美韓互動做鋪墊,不過在各方壓力下改變主意,換了個商界色彩更重的樸容晚,此人是韓國商會前會長。

大概是韓國那邊覺得,如今的美國,比較喫“在商言商”那一套,讓樸容晚出面套近乎,或許能起到預期外的效果,相比起來,金鐘仁這個人選就顯得中規中矩。

而爲了表示歉意,李在明與金鐘仁共進午餐,請他對此事不要介懷,日後繼續爲新政府“提供幫助”,對方也是一口答應。

【李在明希望美國不要誤會自己“親華”】


期間兩人還討論了韓國經濟、美韓談判等議題,金鐘仁也是在這個時候敲打李在明,說美國有一部分認爲李在明“親華”。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部分美國人誤解李在明“親華”,哪種美國人?當然是那些對中國抱有政治偏見,不遺餘力渲染中美對抗的那類羣體。考慮到金鐘仁在美國的政治人脈集中在共和黨,潛臺詞可謂是一目瞭然。

可以這麼說,金鐘仁是在拿着雞毛當令箭,要李在明抓緊時間對美國“表忠心”。

在競選時期,李在明就曾被其他候選人猛烈圍攻,指責其所謂的“親華立場”,國民力量黨尤爲賣力。說要是讓李在明這樣的“親華派”上臺,美韓關係就將迎來重大變故。

這類言論雖然有誇大其詞的成分,而且也沒有影響到李在明勝選,但不管怎麼說,其在韓國相當有市場,在新政府上臺之後,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政治包袱。

【李在明主張修復與中國的關係】


李在明也拒絕被打上“親華標籤”,強調自己多次批評尹錫悅對美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是因爲對方此舉從長遠來看對韓國弊大於利,疏遠中國的代價,韓國實在承受不起,這不能簡單地與“親華”劃上等號。

李在明的主張是,韓國的安全與外交戰略都要以美韓同盟爲支柱,但這不意味着韓國要對美國亦步亦趨。

說是這麼說,其中的分寸怎麼把握,李在明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妥善的思路。既不能爲了推動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就貿然首訪中國,這樣只會引得韓國輿論譁然,關於他“親華”的論調更會喧囂塵上,美國那邊怪罪下來,李在明的處境就會更加艱難;

但也不能爲了討好美國,就效仿前任,無底線地對中國示強。

【競選期間,其他候選人批評李在明是“親華派”】


李在明要是走尹錫悅的老路,扶持他上位的基本盤第一個不答應,可要摸索出一個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的外交路徑,對於他的執政能力和外交水平,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儘快修復中韓關係,雖說是李在明的競選承諾,只不過優先級得排在美韓同盟之後。

李在明提名的新外長,最近在聽證會上也明確表示,李在明會爭取先與美國總統見面,然後再推動中韓高層外交。

這算是變相承認,李在明已經不打算在9月份訪問中國,而是優先在美日韓框架下搞外交。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打消所謂的“親華誤解”。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李在明與美國人打交道的時候,後者肯定會拿他與前任進行比較。不管怎麼說,尹錫悅是一個非常聽話的韓國總統,不少韓國人對其外交姿態很不滿,但美國可是相當受用。

尹錫悅執政期間,美國政府不費吹灰之力,就讓美日韓同盟更進一步,困擾多年的日韓歷史問題,被韓國政府強行揭過了。

【尹錫悅這樣聽話的韓國總統,讓美國很受用】


就目前而言,韓國外交的重心,完全放在了維持美韓同盟的互動上,試圖將經貿談判整合進一攬子協議中,爲後續的美韓高層外交奠定基礎。

只是無論是在談判桌上,還是在其他場合,韓國面對美國都未必有多少議價權。李在明推行的所謂“基於國家利益開展的務實外交”,最後免不了淪爲一句空談。

有必要明確的是,中國對韓國的要求很低,不需要李在明有什麼所謂的“親華言行”,只要他能務實、理性地看待雙邊互動,不要像前任那樣添亂即可。至於美國那邊怎麼想,怎麼理解韓國新總統的一言一行,李在明自己又如何澄清,那就是美韓之間的私事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