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有望8月服役!外媒曝光004型航母:有13萬噸級+核動力?

由 科普啓示錄小強哥 發佈於 熱點

'25-07-18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航母建造是對一個國家軍工體系、國防建設的綜合考驗。中國目前現役共兩艘航母編隊,第三艘航母福建艦的第八次海試也已經完美收官,傳聞將在8月正式交付。不久前,大連造船廠衛星圖也透露了疑似第四艘航母的分段部件,頓時在國際輿論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13年規劃建設4艘航母,如此迅捷的建造速度引起了美西方的強烈不安。在美俄軍艦項目集體翻車的情況下,中國海軍每年卻能持續精進,各類軍艦陸續下海。未來將至的004航母有哪些提升,我國未來又將建造幾艘航母?

中國航母艦隊

自2022年下水以來,福建艦八次海試累計117天的實測檢驗已經刷新了中國現役航母記錄。作爲我國首款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的每個技術環節都需要進行嚴苛縝密的測試。從飛行甲板調度到艦載機起飛通信,各個環節都要反覆驗證優化,這也是福建艦爲何海試漫長的原因。

迄今爲止,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已經通過十萬次無故障測試,整體作戰能力得到了充分驗證。從本月最新公佈的衛星影像來看,福建艦的甲板完成了噴塗,停機位線條也已經全部劃定。這代表福建艦已經整備完畢,只需進行最後的艦載機編隊聯調就可以正式交付。

按照國內多方媒體透露,8月份是福建艦最有可能服役的時間點。因爲以往慣例,航母服役會選擇特殊節日期,比如國慶節、海軍節等等。考慮到福建艦海試已經全面完成,因此八一建軍節的可能性最大。

福建艦如期服役後,外界的關注焦點就落在004艘航母身上了。004號航母的動力系統、軍艦配置仍然尚未可知。早在去年6月,香港媒體曾詢問我國海軍上將袁華智關於004航母的相關計劃,上將當時就坦然表示:中國第四艘航母的具體動力將會很快公開,我們目前沒有遇到任何技術瓶頸。

隨後在今年2月,國外曝光了一張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北方造船廠出現了一個長度70米的船體分段,正在進行吊裝合攏。此外還能隱約觀察到兩條電磁彈射導軌槽模塊。如果這兩點屬實,基本可以證實中國第四艘航母不僅開建了,甚至已經處於建造中期階段。

這兩條電磁彈射器所處位置,通過圖片判斷應該是在航母斜角甲板處,這證明004航母至少配備了4條電磁彈射器,其排水量也必然比3條電磁彈射器的福建艦要更大。外界普遍爭議是10~12萬噸級之間,一些美媒猜測004型航母噸位已經刷新了美國記錄。

要知道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僅有8.7萬噸級左右,從8.7萬噸躍升到12萬噸,其中的跨度無異於將家用車改裝成重卡。中國所面臨的是從設計、體系到配套能力的全面挑戰升級。更重要的是,想要驅動12萬噸的航母遠洋前行,唯一可選的動力系統僅有核動力

美國福特級依靠的是兩座A1B反應堆,每臺功率可達15萬馬力。而中國近些年在小型核反應堆技術領域也取得了多項突破。2023年甘肅建成釷基熔鹽堆、2024年四川完成陸基核反應堆建設,被公認爲是在爲航母動力系統鋪路。江南造船廠還傳聞計劃建造24萬噸核動力集裝箱船,這些捷報均證明了我國是具備核動力航母建設能力的,更關鍵的問題在於“12萬噸級”這個數字是否可信。

美國福特級航母排水量之所以高達10萬噸,是全球軍事基地網絡的切實需要,並且自身艦隊體系足夠成熟。但中國目前的航母體系仍處於構建探索階段,遠洋整合能力尚有着充足的進步空間。航母競賽不是噸位比較,而是系統協同能力的整體比拼。

相較之下,中國004型航母最佳的建設方向,應該是循序漸進去做福建艦的優化版本。可以在9.5萬噸~10萬噸級的前提基礎上,採取“核動力+電磁彈射+艦載機聯動”的配備體系,同時引入更先進的AI指揮與無人機作戰。

軍艦配置上,在確定搭載核動力的前提下,004型航母應該採用單臺45萬馬力的第四代釷基熔鹽核反應堆,單次使用週期長達15年之久,無論是動力水平還是更換週期都遠超美國福特級。此外004還有4條電磁彈射器與電磁炮和激光反導陣列。

艦體設計上,暫時按10萬噸滿載排水量計算,甲板面積約2.1萬平方米。每分鐘可彈射4架次戰機,艦島高度縮小到18米,雷達反射面積減少到現役水準的1/5。

至於004型航母的艦載機殲50,搭載了雙發無垂尾設計搭載二元矢量噴管,具備靈活機動性和作戰能力。在與攻擊11無人機、空警600預警機的協同下,可構建出一張350萬平方公里的態勢感知網,讓範圍之內的敵軍無所遁形。

性能如此強悍的航母,我國究竟需要幾艘才能滿足戰略需求呢?考慮到我國奉行的海洋戰略爲防禦性,主要捍衛領海主權與海上交通線安全。因此我國需要在南海部署一艘航母、菲律賓海部署一艘航母、印度洋再部署一艘航母

而航母部署通常採用三三制原則。綜合考量,我國至少需要服役9艘航母才能滿足整體國防需求。結合中國強大的工業體系,這個數字並非遙不可及。

美俄的嘆息

7月7日美海軍網站報道,美國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由於電磁阻攔設備沒有通過認證,具體交付時間將從2025年7月推遲到2027年3月。事實上,這已經是肯尼迪號的第二次延期交付了,第一次是從2024年6月推遲到今年7月。

此前福特級一號艦的升降機就問題頻發,這種升降機需要依靠電磁馬達與滑軌進行移動,單臺造價450萬美元。但在實際操作中,美軍卻發現這些升降機總是屢次卡頓,根本無法實戰應用。

在肯尼迪號延期之前,美國現役11艘航母中的尼米茲號就宣佈要在明年正式退役。作爲一艘服役年限長達50年的老軍艦,尼米茲號實在沒有繼續服役的能力和意義了,但同時這也意味着明年美海軍的現役航母數量將僅剩10艘。美海軍內部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直接暴露了美國造船業已經病入膏肓。同一時間內,俄羅斯海軍也並不好過。

兩天前,俄羅斯國防部官宣將放棄國內最後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這艘俄海軍最後榮光所面臨的結局竟然是被無情拆解,實在是令人唏噓。

自從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徹底喪失了獨自建造萬噸主艦艇的能力,34年間在海軍建設領域可以稱得上毫無建樹。究其原因,首先是沒錢,其次是沒技術,俄羅斯就這樣坐喫山空,直到現在蘇聯這座大山徹底空了。

在中美俄發展態勢的此消彼長下,相信不用多時,世界軍事格局就會發生完全轉變。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國外衛星發現004核航母開工鐵證:模塊化分段已上船臺 4部彈射器

中華網軍事:中國正研發13萬噸級航母?博主解讀

紅星新聞:美國新航母又延期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