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層面見普京時,當面發出的一個警告,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

由 唐駁虎主筆 發佈於 熱點

'25-07-18

俄高層當面向普京發出的警告,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

俄勞動部部長科佳科夫不久前在與普京會面時發出警告,俄羅斯的人口危機很嚴重,勞動力短缺的危機將在未來數年持續惡化。

【俄勞動部部長科佳科夫不久前在與普京會面,討論人口和勞動力問題】


他告訴普京,根據目前的估算,到2030年,俄羅斯可能將面臨近1100萬人的勞動力短缺,其中包括1010萬將達到退休年齡的勞動力,以及超過80萬人的新工作崗位。

科佳科夫還指出,若生產力無法按照計劃實現增長,那麼屆時俄羅斯還將出現額外的勞動力短缺。

面對勞動部長的警告,雖然普京沒有給出直接的回應,但他或許比任何人都擔心俄羅斯的人口危機。

【科佳科夫:到2030年,俄羅斯可能將面臨近1100萬人的勞動力短缺】


去年2月,普京在參觀一家坦克工廠時就強調,人口問題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他說:

“如果我們想作爲一個民族生存下去,每個家庭就必須至少有兩個孩子。”

爲什麼是兩個孩子?因爲想要實現人口正常的世代更替,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即平均每對夫婦大約需要生育2.1個孩子。

而目前俄羅斯的總和生育率僅爲1.4,去年俄羅斯的出生人口僅爲122萬,是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死亡人口則達到182萬,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

需要指出的是,每個家庭生兩個孩子,只是能維持正常的世代更替。對於普京來說,爲了彌補俄羅斯巨大的勞動力缺口,以及戰爭帶來的額外人員損失,每個家庭需要生更多的孩子。

【普京強調:人口問題關乎俄羅斯的民族存亡】


2023年11月,普京在一場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必須回到“大家庭”成爲常態的時代。他說:

“我們的許多祖母、曾祖母都有七個、八個甚至更多的孩子……我們需要傳承、復興這些優秀傳統,大家庭必須成爲所有俄羅斯人的生活方式,成爲一種道德的源泉。”

“保持並增加俄羅斯人口,是我們未來幾十年乃至幾代人的目標……保持並增加俄羅斯人口是我們未來幾十年乃至幾代人的目標。這是俄羅斯世界的未來,是千年不衰的俄羅斯的未來。”

但普通俄羅斯人似乎並不在乎什麼“俄羅斯的未來”,就算是真金白銀能發到手上,大部分人也並不買賬。

【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接見“英雄母親”家庭(生10個以上)】


早在2006年,普京政府推出“國家人口項目”,着手解決人口問題;次年,俄羅斯開始向擁有二胎及以上的家庭發放生育補貼;2020年,生育補貼擴大覆蓋到一胎家庭,但此舉並未顯著改善生育率——受到經濟壓力、社會觀念變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俄羅斯的生育率情況逐年惡化。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人口結構呈現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去年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總人口約爲1.46億,但其中勞動適齡人口(15到64歲)的佔比已經降到60%以下。

性別比例嚴重失衡也是一個大問題,原因在於俄羅斯男性人口的死亡率過高,尤其是中年男性。1994年,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僅爲58歲,儘管近年來有所改善,2020年增長至68歲,但預期壽命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俄烏衝突對俄羅斯人口危機的加劇作用不可忽視。戰場上的傷亡直接減少了勞動年齡人口,而戰爭引發的經濟壓力和焦慮情緒進一步抑制了生育意願。戰爭導致的人才外流問題也值得關注,俄烏衝突爆發後,數十萬俄羅斯人選擇逃往海外,其中不乏各類技術型人才。

【俄烏衝突對俄羅斯人口危機的加劇作用不可忽視】


面對人口危機,俄羅斯一方面聚焦於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比如已經有俄羅斯官員提出縮短基礎和高等教育學制的建議,鼓勵年輕人更早進入職場並生育。

一些地方政府也試圖吸引外國勞動力。俄羅斯烏拉爾地區就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引進大量印度專業人才,並設立印度總領事館以簡化簽證流程。

這裏需要補充一點:俄羅斯的主要移民來源其實是中亞五國和南高加索,爲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普京政府長期有意放鬆針對這些地區的移民政策。

但這幾年來由於保守派勢力坐大,俄羅斯的排外情緒上升,移民問題不斷,導致普京政府從去年開始不得不收緊相關政策,比如要求申請者必須通過俄語考試等(據稱其實不難)。

而這實際上不利於俄羅斯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因此像烏拉爾這種俄羅斯的非一線地區,纔不得不想辦法從印度吸引勞動力,併爲此單獨制定相關政策。

另一方面,在原來的基礎上,俄羅斯繼續擴大生育福利政策。比如從明年1月1日開始,普京政府將爲符合條件的“大家庭”退還其繳納的一定比例的個人所得稅:生得越多,退的比例就越多。

總的來說,俄羅斯的未來,取決於它能否在人口懸崖邊緣找到一條可持續的出路——這不僅關乎經濟數據的漲跌,更將決定這個橫跨歐亞的巨人能否維持其國家疆域、綜合實力以及民族認同的存續。

Scroll to Top